《漢語大詞典》:行意
(1).谓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国语·越语下》:“王曰:‘……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 范蠡 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韦昭 注:“制,法也。意,志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虎》:“﹝ 石虎 ﹞拜征虏将军,性酷虐无道,军中勇敢策略与己侔者,輒因事害之…… 勒 ( 石勒 )屡加责诲,而行意自若。” 宋 苏轼 《初别子由》诗:“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考察科道》:“ 高新郑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 ,其才锋气魄同,忮忍专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乘权行意如此。”
(2).犹行色。指出发前后的神态、情景或气派。《魏书·王慧龙传》:“ 慧龙 年十四,为沙门 僧彬 所匿。百餘日,将 慧龙 过 江 ,为津人所疑,曰:‘行意怱怱徬徨,得非 王 氏诸子乎?’”
(3).离去的意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谈了半天, 弥轩 似有行意。”
(2).犹行色。指出发前后的神态、情景或气派。《魏书·王慧龙传》:“ 慧龙 年十四,为沙门 僧彬 所匿。百餘日,将 慧龙 过 江 ,为津人所疑,曰:‘行意怱怱徬徨,得非 王 氏诸子乎?’”
(3).离去的意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谈了半天, 弥轩 似有行意。”
《漢語大詞典》:发轸(發軫)
(1).车子出发。借指出发,起程。《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发軫北 魏 ,远迄南 淮 。” 吕向 注:“軫,车也。”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发軫清 洛汭 ,驱马大 河阴 。”《魏书·高祖纪下》:“丙子,詔六军发軫。”
(2).比喻事物的起始、开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袁宏 发軫以高驤,故卓出而多偏。”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彻》:“汝城隍严固,攻者丧师,发軫能尔,良为未易。”《南齐书·高逸传·顾欢》:“ 孔 老 治世为本,释氏出世为宗,发軫既殊,其归亦异。”
(3).启发,开导。 晋 慧远 《答何镇南》:“固知发軫归途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世务者,不以情累其生。”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发軫常人之心,首路得辙,纵可多歷劫数,终必逕集玄极。”
(2).比喻事物的起始、开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袁宏 发軫以高驤,故卓出而多偏。”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彻》:“汝城隍严固,攻者丧师,发軫能尔,良为未易。”《南齐书·高逸传·顾欢》:“ 孔 老 治世为本,释氏出世为宗,发軫既殊,其归亦异。”
(3).启发,开导。 晋 慧远 《答何镇南》:“固知发軫归途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世务者,不以情累其生。”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发軫常人之心,首路得辙,纵可多歷劫数,终必逕集玄极。”
《漢語大詞典》:进路(進路)
(1).上路出发。《楚辞·九章·怀沙》:“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宋书·谢晦传》:“ 太祖 时已戒严,诸军相次进路。”《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二人辞了便进路,更行十里到 永庄 。”
(2).前进的道路。《司马法·用众》:“凡近敌都,必有进路。”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卷二:“﹝偷儿﹞度其进路,规其出路,察听其家动静。”
(3).指事物发展演进的途径。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二:“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於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於一方向,於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
(4).犹言生财之路。《小说选刊》1984年第1期:“把家里‘鸡屁股银行’、‘豁子嘴’和四头黄牛全算上,也没有修桥这项营生进路大。”
(2).前进的道路。《司马法·用众》:“凡近敌都,必有进路。”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卷二:“﹝偷儿﹞度其进路,规其出路,察听其家动静。”
(3).指事物发展演进的途径。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二:“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於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於一方向,於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
(4).犹言生财之路。《小说选刊》1984年第1期:“把家里‘鸡屁股银行’、‘豁子嘴’和四头黄牛全算上,也没有修桥这项营生进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