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牌子  拼音:pái zi
1.商品的名称。如:「你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
2.词曲的调子。如:「你唱的是什么牌子?」
3.衙门役卒。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梢公云)知道了,慢慢的来牌子,昨晚那个女孩儿在那里。」也作「牌头」、「牌军」。
4.凭据、票单。《红楼梦》第一四回:「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说:『好姐姐,给出牌子来,叫他们要东西去。』」
5.宋人以金漆版代替书帖与朋友往来,称为「牌子」。参见「简版」条。
《國語辭典》:牌军(牌軍)  拼音:pái jūn
衙门役卒。《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安抚听罢,著外郎录了王青口词,押了公文,差两个牌军押著王青去捉拿三人并洪三。」《水浒传》第二回:「我儿,和你要私走,只恐门前两个牌军,是殿帅府拨来伏侍你的。他若得知,须走不脱。」也作「牌头」、「牌子」。
分類:衙门差役
《漢語大詞典》:王节(王節)
(1).帝王之符信,传达王命的凭证。语本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 郑玄 注:“王有命,则别其节之用,以授使者、辅王命者,执以行为信。” 宋 刘敞 《与郓州给事启》:“窃承远驱王节,俯压 楚 郊。望清尘而匪遥,逼贱事之有守。”
(2).重大节日。 唐 符载 《中和节陪何大夫会宴序》:“中和,王节也。万国承之,乐洪庆也。”按阴历二月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 唐 始。参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
《國語辭典》:签署(簽署)  拼音:qiān shù
在文书上签字署名。如:「签署条约」。
《漢語大詞典》:签书(簽書)
(1).签字署名。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凡文书非与长吏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 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右丞 许将 既随众签书进拟,而復论奏其不便,因此进拟文字,为圣旨所却。”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往时执政签书文字,卒著帽衣盘领紫背子,至 宣和 犹不变也。”
(2).官名。 宋 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本作“签署”, 宋 人因避 英宗 ( 赵曙 )讳,改作“签书”。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师保辅相·签枢:“又《宋朝会要》曰, 太平兴国 四年正月以 石熙载 为枢密直学士,签署枢密院事。签书之名,自此始也。 治平 中避 英宗 嫌名,改曰签书。”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军机处职官古称:“宋史枢密院又有此称,谓枢密使、知院事,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则枢密使及知院事犹今之军机大臣,而同知副使、签书犹今之军机章京也。”
《漢語大詞典》:灵契(靈契)
(1).地契。授予天下的凭证。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玄符灵契,黄瑞涌出。” 李善 注:“玄符,天符也;灵契,地契也。”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天剖神符,地合灵契。”
(2).谓与神灵有缘。 明 杨慎 词品·郝仙女庙辞:“採苹水中,苍烟白雾,俄失其所在。母哀求水滨,愿言一见,良久异香袭人,隐约於波渚间曰:‘儿以灵契,託蹟綃宫。’”
《漢語大詞典》:公单(公單)
(1).旧 中国 上海 钱庄在票据清算过程中用以划抵款项的凭单。凡钱庄持有应向他庄收款的票据,当日不能取现,只能分送各庄,领回“公单”。人欠收进公单,欠人发出公单。每晚,各庄集中在汇划总会凭单进行轧算,称为“轧公单”。
(2).旧 中国 上海 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该会凭各银行缴存的房地产、货物、外币证券及国外存款、现金币或现金条等财产,照评价七折,发给三种凭证,其中一种称公单,占四成,可代替现金,流通市面。
《漢語大詞典》:凭文(憑文)
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复:“贵官畧审姓名,便勉以‘清廉谨慎’等语,乃取凭文,唤至案前与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刺史新闻》:“吾两人所恃者主人耳,今主人死,尚復何言。虽然,有计焉,幸篋中凭文在,吾为官,尔为官亲,谁復知之耶?”
《漢語大詞典》:蒲谷(蒲穀)
蒲璧和谷璧,二种璧名。是古代代表爵位等级的一种凭证。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穀璧,男执蒲璧。”后因以“蒲穀”借指一定的等级和权力。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一朝受蒲穀之锡,专制岭海间,比于古之藩镇,不亦身与名之两全乎?”
《國語辭典》:文凭(文憑)  拼音:wén píng
1.旧时官吏赴任所持的凭證。《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
2.学校给学生学历證明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寻著了那个学吏,拿出吏部急字号文凭与他看了。」
《漢語大詞典》:地符
(1).大地的符瑞。宋书·符瑞志中:“赤龙、河图者,地之符也。”易·繫辞上“ 河 出图, 洛 出书” 孔颖达 疏引《春秋纬》云:“ 河 以通乾出天苞, 洛 以流坤吐地符。”新唐书·陈子昂传:“先王以人之通於天也,於是养其羣生,顺天德,使人乐其业,甘其食,美其服,然后天瑞降,地符升,风雨时,草木遂。”
(2). 宋 代为征收田赋而颁发的土地的凭证。宋史·食货志上二:“岁以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至明年三月毕,揭以示民,一季无讼,即书户帖,连庄帐付之,以为地符。”
《漢語大詞典》:传节(傳節)
古代的通行凭证。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夜退以明简,夜敬以传节。”
分類:通行凭证
《漢語大詞典》:春关(春關)
唐 宋 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 唐 姚合 《酬卢汀谏议》诗:“遥贺来年二三月,綵衣先辈过春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篇:“籍而入选,谓之‘春关’。” 宋 范成大 《送陈天予大监同年使闽》诗:“春关十载记英游,蚤喜时才近采旒。”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宋史·选举志一
《漢語大詞典》:封传(封傳)
古时官府所发的出境及乘坐传车投宿驿站的凭证。传,凭证。古以木为之,书符信于上。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 司马贞 索隐:“封传犹今之驛券。”
《國語辭典》:部照  拼音:bù zhào
中央政府各部会所发的执照。
《漢語大詞典》:行牒
(1).出行时用以证明身分的凭证。新唐书·百官志一:“天下关二十六,有上、中、下之差。度者,本司给过所;出塞踰月者,给行牒。”
(2).行移公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生愁怖,终夜不枕。次日侦听,则已行牒讥察,收藏者弃市。”
《漢語大詞典》:阑出(闌出)
(1).无凭证擅自出边关。后泛指不受约束,擅自出疆界。史记·汲郑列传:“愚民安知市买 长安 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阑,妄也。律, 胡 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出关。虽於京师市买,其法一也。’ 瓚 曰:‘无符传出入为阑。’”汉书·匈奴传上:“ 汉 使 马邑 人 聂翁壹 间阑出物与 匈奴 交易。”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私出塞交易。”宋史·太宗纪一:“詔: 河 南吏民不得阑出边关侵挠略夺,违者论罪。” 清 戴名世 《〈办苗纪略〉序》:“ 苗 故嗜杀好劫掠,至是忿怒,遂阑出为边患,往往执兵民,要金帛赎取。”
(2).谓任意删除应有的内容。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王茂传〉有潘妃事:“ 东昏侯 潘玉儿 自縊事……但当入 潘 传中,乃 潘 则无传,而反叙於《王茂传》,阑入阑出,全非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