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26,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凤头
凤纸
凤吟
五凤楼
凤林
凤声
凤德
凤举
凤髓
凤泊
青凤
凤咮
凤衔
灵凤
凤音
《漢語大詞典》:凤头(鳳頭)
(1).凤的头部美丽俊俏,因用以比喻诗文写作的开头部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作今乐府法:“﹝ 乔梦符 ﹞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2).指古代女子的绣花小鞋或小足。 明 祝允明 《排歌·纤足》曲:“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湘裙之下。”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潮嘉名姝:“当日 西子 , 太真 ,足以倾人城者,断不在凤头窄小也。”
(3).萱草花的一种。《广群芳谱·花谱二五·萱花》《格物丛话》:“一种名凤头者尤佳。”
《國語辭典》:凤纸(鳳紙)  拼音:fèng zhǐ
用于宫廷诏书或道家青词的纸张,其上绘有金凤,故称。唐。李商隐 碧城诗三首之三:「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凤纸签名唤乐工,南朝天子春心动。」后也指宫廷诏书。《旧唐书。卷一七七。列传。崔慎由》:「睹纶言于凤纸,若面丹墀;认御札于龙衣,如亲翠盖。」
《漢語大詞典》:凤吟(鳳吟)
比喻清悠纤细的声音。 唐 吴筠 《竹赋》:“上点点以云翳,下泠泠而凤吟。”
分類:纤细声音
《漢語大詞典》:五凤楼(五鳳樓)
古楼名。 唐 在 洛阳 建 五凤楼 , 玄宗 曾在其下聚饮,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带声乐参加。 梁太祖 朱温 即位,重建 五凤楼 ,去地百丈,高入半空,上有五凤翘翼。见新唐书·元德秀传、 宋 周翰 《五凤楼赋》。后喻文章巨匠为造五凤楼手。 宋 曾慥 类说卷五三引谈苑:“ 韩溥 、 韩洎 咸有词学, 洎 尝轻 溥 ,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庇雨风而已,予之为文,如造五凤楼手。’” 清 叶矫然 《龙性堂诗话初集》:“至诵其应制应教诸作,儼造五凤鉅手。”
《漢語大詞典》:凤林(鳳林)
(1).凤凰所居之处。借指仙境。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七:“凤林採珠宝,龙山种玉荣。”
(2).树林的美称。 唐 吕岩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峴山 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明 吴承恩 《醉蓬莱·寿魏国徐公子六十障词》词:“想龙舟汎浚,梅雨新晴,凤林凝緑。”
(3).地名。在今 甘肃省 临夏县 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河水 又东歷 凤林 北。 凤林 ,山名也。五峦俱峙。耆谚云:‘昔有凤鸟飞游五峯,故山有斯目矣。’”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九:“ 凤林 戈未息, 鱼海 路常难。” 唐 张籍 《凉州词》之三:“ 凤林 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漢語大詞典》:凤声(鳳聲)
凤凰的鸣声。亦比喻美妙的乐声。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 唐 杜甫 《凤凰台》:“ 西伯 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唐 张祜 《周员外席上观柘枝》诗:“鸞影乍迴头并举,凤声初歇翅齐张。”
《漢語大詞典》:凤德(鳳德)
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后即以“凤德”指德行名望。晋书·周顗传:“初, 顗 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酒失,为僕射,略无醒日,时人号为‘三日僕射’。 庾亮 曰:‘ 周侯 末年,所谓凤德之衰也!’” 唐 司空图 《成均讽》:“雉门灾起,谁惩 燕 女之荒;凤德日衰,无救关雎之乱。” 清 曹寅 《移竹东轩和高竹窗学士来韵》:“身无凤德难谐俗,日对云心与逝波。”
分類:德行名望
《國語辭典》:凤举(鳳舉)  拼音:fèng jǔ
1.使臣奉命出行。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号令不肃而自严,无辱凤举之事。」
2.扬威。汉。桓宽《盐铁论。国病》:「高皇帝龙飞凤举于宋楚之间,山东子弟,萧曹樊郦滕灌之属为辅。」
3.进身,仕途显达。南朝宋。颜延年〈五君咏〉五首之五:「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
4.飘然高举。汉。刘歆〈甘泉宫赋〉:「回天门而凤举,蹑黄帝之明庭。」
5.形容舞态优美。北周。庾信 看舞诗:「鸾回不假学,凤举自相关。」
《漢語大詞典》:凤髓(鳳髓)
(1).凤凰的骨髓。借为烛油的美称。 唐 李咸用 《富贵曲》:“活花起舞夜春来,蜡焰煌煌天日在。雪暖瑶杯凤髓融,红拖象筯猩唇细。” 五代 和凝 《宫词》之十四:“兰烛时将凤髓添,寒星遥映夜光帘。”
(2).比喻珍奇美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龙肝凤髓,豹胎麟脯,世不可得,徒寓言耳。”
(3).茶名。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四七:“嘉鱼贡自 黑龙江 ,西域蒲萄酒更良,南土至奇夸凤髓,北陲异品是黄羊。”自注:“凤髓,茶名。”
《骈字类编》:凤泊(凤泊)
唐 韩愈 岣嵝山 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宋 杨万里 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真迹犹存 独遗无邪四个字,鸾飘凤泊蟠银钩。
《漢語大詞典》:青凤(青鳳)
(1).鸟名。传说中的五色凤之一。据禽经,凤有青凤、赤凤、黄凤、白凤、紫凤五色。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周昭王 ﹞二十四年。 涂脩国 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缀青凤之毛为二裘,一名燠质,二名暄肌,服之可以却寒。” 元 贡师泰 《赠天台李炼师》诗:“翠蛟青凤下晴空,家住 天台 第几重。”
(2).鸟名。即桐花凤。 唐 李贺 《天上谣》:“ 秦妃 捲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姚文燮 注:“青凤亦名桐花凤, 剑南 、 彭蜀 间有之。鸟大如指,五色毕具,有冠似凤。每桐有花则至,花落则不知所之。性至驯,喜集妇人釵上。”
(3).犹青鸟,传说中 西王母 的信使。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陡然闻得,青凤下西池。奏记帘前,佩环听处依稀。”
(4).指凤翘。妇女头上戴的一种发饰。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春闺金麦微微响,青凤脛轻移银网。”
(5).喻绿竹。 宋 朱敦儒 《感皇恩·游□□园感旧》词:“日斜青凤舞,金尊倒。” 清 厉鹗 《寒食同少穆初观城南看花用东坡上巳日携酒出游韵》:“遗民那记白雁来,近岫犹看青凤舞。”
《漢語大詞典》:凤咮(鳳咮)
(1).凤凰的嘴。比喻凤凰笙的笙孔。 元 张雨 《玉笙谣为铁门笙伶周奇赋》:“凤咮衔明珠,凤翼排素翎。”
(2).砚石名。 宋 苏轼 《凤咮砚铭》序:“北苑 龙焙山 ,如翔凤饮下之状。当其咮,有石苍黑,緻如玉。 熙寧 中, 太原 王颐 以为砚。余名之曰凤咮。”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凤咮马肝,和那鸜鵒眼,无非奇巧。”
《骈字类编》:凤衔(凤衔)
唐 李峤 奉和拜洛应制 文如龟负出,图似凤衔来。
唐 戎昱 赠韦况徵君 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
唐 罗隐 送溪州使君 凤衔泥诏辞丹阙,雕倚霜风上画旗。
《漢語大詞典》:灵凤(靈鳳)
凤凰。古以为四灵之一,故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灵凤所以晨起 丹穴 ,夕萃 轩丘 。”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唐 王勃 《江曲孤凫赋》:“灵凤翔兮千仞,大鹏飞兮六月。” 明 宋濂 《〈詹学士文集〉序》:“萃灵凤之彩毛,擷天葩之奇馨。”
分類:凤凰四灵
《漢語大詞典》:凤音(鳳音)
比喻美妙的音乐。多指笙箫等细乐。 南朝 梁 江淹 《灯赋》:“命綵女兮,饵丹砂而学凤音。”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映景星於初月,聆凤音於将晓。” 北齐 刘昼 新论·崇学:“ 崑 竹未断,则凤音不彰。”参见“ 凤吹 ”。
《國語辭典》:凤吹(鳳吹)  拼音:fèng chuì
笙、箫等弦管乐。唐。李白 宫中行乐词八首之八:「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分類:笙箫细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