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駮议(駮议)  拼音:bó yì
1.汉时臣属对朝廷决策有异议而上书,称为「駮议」。汉。蔡邕〈独断〉:「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议』。」《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又集駮议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也作「驳议」。
2.持不同意见。《后汉书。卷三六。郑兴传》:「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駮议者不敢复言。」
《漢語大詞典》:赞决(贊決)
参与决策。 宋 岳珂 《天定录·贴黄上表为大父先臣飞准告追封鄂王称谢事谢宰执启》:“采天下仅存之公议,悯王朝未録之勋盟,肆赞决於中宸,俾增荣於南纪。”元史·千奴传:“未几,迁参议中书省事,赞决机务,精练明敏。”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五大臣:“凡军国重务皆命赞决焉。”
《漢語大詞典》:再计(再計)
重新谋划。形容决策不果断。战国策·齐策六:“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 齐 必决之於 聊城 ,公无再计。”晋书·宣帝纪:“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 公孙 於百日,擒 孟达 於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漢語大詞典》:行策
(1).赶牲口的鞭子。策,马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幽怪传疑:“时方大暑,监官以下,皆露宿堰上,以伺水之出入,忽闻以行策相呼者曰:‘明日有何生活?’”
(2).实行决策。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太祖》:“ 赵普 善画策, 太祖 亦善行策。”
《漢語大詞典》:处议(處議)
决策,决断。汉书·循吏传·黄霸:“ 霸 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为丞,处议当於法,合人心。”后汉书·酷吏传·阳球:“初举孝廉,补尚书侍郎,闲达故事,其章奏处议,常为臺阁所崇信。” 李贤 注:“处,断也。”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制》:“尔其处议持平,勉居喉舌,慎所观听,为人司南。”
分類:决策决断
《漢語大詞典》:赞契(贊契)
谓辅佐天子决策。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爰及赞契,协升景业。” 李周翰 注:“赞助天子令升大业也。契,谓王者所执也。”
《漢語大詞典》:幄帐(幄帳)
帷幄。指谋画决策之处。南史·孔逷传:“ 俭 ( 王俭 )为宰相, 逷 常谋议幄帐。”
《漢語大詞典》:庙战(廟戰)
朝廷对于战事的筹划和决策。《淮南子·兵略训》:“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备孰便,故运筹於庙堂之上,而决胜乎千里之外矣。”文子·微明:“故察於刀笔之迹者,不知治乱之本;习於行阵之事者,不知庙战之权。”
《漢語大詞典》:雅算
谓正确的决策。《北史·崔亮传》:“若畏威降首者,自加蠲宥,以仁为本,任之雅算。”南史·陈纪上·武帝:“公英謩雅算,电扫风行,驰御楼船,直跨沧海。”
分類:正确决策
《漢語大詞典》:武议(武議)
谓军事上的谋略、决策。尉缭子·武议:“﹝ 太公望 ﹞及遇 文王 ,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非武议安得此合也?”
《国语辞典》:总公司(总公司)  拼音:zǒng gōng sī
一个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功能在负责整体的长程发展方向,协调分公司营运。
《國語辭典》:智囊团(智囊團)  拼音:zhì náng tuán
由一群具有各种专门知识,善于谋策的人所组成的顾问团。原指美国罗斯福总统身边参与机要的顾问,今泛称一切顾问专家组织。
《漢語大詞典》:吐决(吐決)
谓出谋决策。后汉书·袁绍传:“临危吐决,智勇迈於人,又孰与 袁 氏?”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
分類:决策
《國語辭典》:提交  拼音:tí jiāo
提出、送交。如:「他将报告提交上级批示。」
《漢語大詞典》:袖里玄机(袖裏玄機)
暗中采取的玄妙决策。《再生缘》第六六回:“又不知,袖里玄机怎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