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焚舟破釜  拼音:fén zhōu pò fǔ
烧毁船只,打破锅子。表示后无退路,示必死之决心。引申为做事果决、义无反顾。《孙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南朝宋。颜峻 为世祖檄京邑:「相寻就路,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八据云阳。」
《國語辭典》:焚舟  拼音:fén zhōu
军队渡河后自焚其舟,以示必死的决心。《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醉醒石》第一四回:「玄时苏秀才打起精神,做个焚舟济河,莫氏也割不断肚肠,望梅止渴。」
《國語辭典》:发愤图强(發憤圖強)  拼音:fā fèn tú qiáng
下定决心,努力自强。如:「他虽经商失败,仍每日勤劳不懈,发愤图强,终于东山再起。」《清史稿。卷四六四。列传。康广仁》:「戊戌变法,德宗发愤图强,用端棻等言,召用新进。百日维新,中外震仰,党争遽起,激成政变。」
《漢語大詞典》:发愤自厉(發憤自厲)
下定决心磨炼自己。 章炳麟 《与刘揆一书》:“夫处阴极玄黄之世,材者宜发愤自厉,復我邦族。”
《漢語大詞典》:发愤自雄(發憤自雄)
决心奋斗,使自己强盛有实力。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愿吾弟发愤自雄,勿蹈乃兄故辙也。” 邹鲁 《中国同盟会》:“然苟我发愤自雄,西人将见好於我不暇,遑敢图我。”
《國語辭典》:横了心(橫了心)  拼音:héng le xīn
下定决心,不顾一切。《红楼梦》第四六回:「我是横了心的,当著众人在这里,我这辈子,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漢語大詞典》:狠性子
(1).犹狠命。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杨素梅 ﹞去拽那门时,谁想是外边搭住了的。狠性子一拽,早把两三个长指甲一齐蹴断了。”
(2).指下决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且看我狠性子戒起来。”
《國語辭典》:打定主意  拼音:dǎ dìng zhǔ yì
拿定了主张。如:「他早已打定主意要辞职,你想挽留他是不可能的。」
《漢語大詞典》:破釜沈舟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悉引兵渡 河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遂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亦作“ 破釜沉舟 ”。 王逋 《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为尔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贼不灭,誓不返辙。”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 破釜 ”。 明 张煌言 《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破釜烝徒义,持筹参佐才。” 清 吴伟业 《下相怀古》诗:“太息取 祖龙 ,大言竟非妄。破釜救 邯郸 ,功居入 关 上。”
《國語辭典》:破釜沉舟  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
秦末项羽与秦军战于钜鹿,项羽为使士卒拚死战斗,渡河之后,即将渡船弄沉,釜甑打破,以断绝士兵后退的念头。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引申为做事果决、义无反顾。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也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船沉钜鹿」。
《漢語大詞典》:誓不罢休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表示具有坚定的决心。例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漢語大詞典》:塞井夷灶(塞井夷竈)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左传·成公十六年:“ 楚 晨压 晋 军而陈。军吏患之。 范匄 趋进,曰:‘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左传·襄公十四年:“ 荀偃 令曰:‘鷄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杜预 注:“示不反。”
《漢語大詞典》:塞井焚舍
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南史·沈约传:“﹝ 林子 ﹞塞井焚舍,示无全志。率麾下数百人,犯其西北。”
《漢語大詞典》:决心书(決心書)
亦作“决心书”。 为了表示下决心完成某事而写成的书面材料。 巴金 《忆个旧》:“一次是二三十个青年男女工人穿上新衣服,笑容满面地捧着决心书,表示要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做高举红旗的标兵。”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三:“我们班已经向上送了三次决心书,政治部还把我们的决心书摘了一段登在简报上了。”
《漢語大詞典》:老很
极大的决心。 明 汤显祖 《牡丹亭·仆侦》:“ 老跎 无主,被人欺负,因此发个老很,体探俺相公过岭北来了。”
分類:极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