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冰河  拼音:bīng hé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便形成冰河。也称为「冰川」。
《國語辭典》:冰山  拼音:bīng shān
1.冰雪长年不化的大山。
2.浮在海中的巨型冰块,为两极地区冰川末端断裂,滑落海中而形成。
3.比喻不可常久依赖的靠山。犹如冰山,一见阳光,就消失无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岂知转眼之间,灰飞烟灭,金山化作冰山,极是不难的事。」
《漢語大詞典》:冰湖
(1).结了冰的湖泊。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五:“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欹斜。”
(2).高山洼处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人民日报》1960.6.2:“尤其是在有冰川冰湖的地方,可看到绝妙的景色:远处是座座高入云霄的皓皓雪山,近处是一块块碧绿的湖水。”
《漢語大詞典》:海冰
出现在海上的冰。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称为“固定冰”;能随风、海流漂移的称为“浮冰”。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漢語大詞典》:沈积(沈積)
亦作“沉积”。
(1).指河流流速或风速降低以及冰川融化时,其所挟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物质沉淀、坠落并淤积起来的现象。亦指物质在溶液中沉淀积聚的现象。
(2).比喻逐渐积聚。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九章:“在 徐芳 心底沉积的感情,今天怎么能不从她的手指上泄露出来呢!”《花城》1981年第6期:“忧愁,悔恨,随着岁月的流逝沉积得越来越厚。”
《國語辭典》:磨蚀(磨蝕)  拼音:mó shí
1.磨损、蚀耗。如:「他的志气已经被环境磨蚀殆尽。」
2.地质学上指砂、粒等受风、水、冰、重力等带动,将地表其他物质磨擦、耗损的作用。
《國語辭典》:粒雪  拼音:lì xuě
介于雪花和冰体间的雪颗粒。因积压加重,密度增大,使雪花压实,局部融化,再逐渐结晶便形成粒雪。
《國語辭典》:雅鲁藏布江(雅魯藏布江)  拼音:yǎ lǔ zàng bù jiāng
河川名。源出西藏阿里部冈底斯山,由西向东横贯藏南,入印度后与恒河汇合,分数十道,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海湾。流域为西藏的农业区。
《国语辞典》:侵蚀作用(侵蚀作用)  拼音:qīn shí zuò yòng
河水、波浪、冰川、风等自然力,将地壳的岩石与土壤风化、溶解、磨蚀而使之疏松碎裂,并搬离原地的作用。它属一部分的「剥蚀作用」。
《国语辞典》:冰碛岩(冰碛岩)  拼音:bīng qì yán
岩石碎块固结于冰川之中,随冰川的移动而搬运,待冰溶化,这些岩块泥沙堆积下来,大小不规则,无层理,称为「冰碛岩」。
《国语辞典》:剥蚀作用(剥蚀作用)  拼音:bō shí zuò yòng
河水、波浪、冰川、风等自然营力,将地壳的岩石与土壤风化、溶解、磨蚀而使之疏松碎裂,并搬离原地的作用。也称为「侵蚀作用」。
《国语辞典》:羊背石  拼音:yáng bèi shí
一种冰川流过岩层表面形成的磨蚀地形。因岩石表面擦痕多,顶部浑圆,形似羊背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堆积作用
指被搬运的岩石碎屑物质,因外力(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而积聚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冰川地貌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堆积地貌,如终碛丘、鼓丘、蛇形丘等。
《漢語大詞典》:冰川湖
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其中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湖泊称为冰蚀湖;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湖泊称为冰碛湖。中国冰川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