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冤狱(冤獄)  拼音:yuān yù
冤诬的讼案。《汉书。卷七四。魏相传》:「遣谏大夫博士巡行天下,察风俗,举贤良,平冤狱,冠盖交道。」唐。骆宾王萤火赋〉:「知战场之化燐,悟冤狱之为虫。」
分類:冤狱冤案
《漢語大詞典》:冤状(冤狀)
冤情;冤案。史记·酷吏列传:“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繫待问而微见其冤状。” 宋 范仲淹 《权三司盐铁判官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君墓表》:“ 婺 人 薛惟简 ,先有冤状,父徒子黥,君雪除之。”
分類:冤情冤案
《漢語大詞典》:冤酷
(1).残酷无道。《韩诗外传》卷五:“ 紂 之为主,戮无辜,劳民力,冤酷之令,加於百姓。”
(2).无罪而加刑戮。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昔 秦 民怜 白起 之无罪, 吴 人伤 子胥 之冤酷,皆为立祠。”
(3).指屈打成招的冤案。南史·梁纪上:“六月丙子,詔分遣使巡察州部,视人冤酷。”周书·文帝纪上:“若得一雪冤酷,万死无恨。”
《漢語大詞典》:枉滞(枉滯)
指不得申雪的冤屈或冤案。《宋书·后废帝纪》:“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魏书·刑罚志:“如谓规不测之泽,抑絶讼端,则枉滞之徒,终无申理。”北史·源怀传:“时百姓为豪强陵压,积年枉滞,一朝见申者,日有百数。”
《漢語大詞典》:滥狱(濫獄)
冤案。 唐 戴叔伦 《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诗:“谬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
分類:冤案
《漢語大詞典》:冤刑
(1).冤枉受刑的人。《汉书·循吏传·黄霸》:“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
(2).指冤案。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岂十九年之睿断,有八百件之冤刑。”
《漢語大詞典》:隐治(隱治)
指无处申诉的冤案。管子·立政:“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於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 郭沫若 等集校:“‘孤寡无隐治’言孤寡无有隐藏於胸中而不得控诉申辩之讼事。”
《漢語大詞典》:讼理(訟理)
(1).谓断案公平,无冤案。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颜师古 注:“讼理,言所讼见理而无冤滞也。”
(2).控诉,诉讼。魏书·恩倖传·茹皓:“其父因 皓 讼理旧勋,先除 兖州 阳平 太守,赐以子爵。”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或传 嵩 有田在 亳 宋 间,武人夺而有之, 嵩 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辰后, 成 往访 周 ,始知入城讼理。”
《國語辭典》:冤屈  拼音:yuān qū
1.枉受污蔑或迫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喝令扯下去打了十板。那潘甲只叫『冤屈!』」《红楼梦》第六一回:「也别冤屈了好人,也别带累了无辜之人伤体面。」
2.悒郁、不得志。《楚辞。屈原。九章。怀沙》:「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漢語大詞典》:雪狱(雪獄)
洗雪冤案。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或谓 章仇大夫 兼琼 为 陈子昂 拾遗雪狱, 高侍御 适 与 王江寧 昌龄 申冤,当时同为义士也。”
《漢語大詞典》:直冤
冤案得伸。 宋 司马光 《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兄不从,据实鞫之,皆止杖罪。餘囚负寃得直者甚众。既而遭继母 郭氏 忧,去官,直寃者或炷香於顶、臂以送之。”
分類:冤案
《漢語大詞典》:枉讼(枉訟)
冤案,错案。后汉书·张禹传:“ 子胥 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
分類:冤案
《漢語大詞典》:积狱(積獄)
长期不得审理的讼诉案件。多指冤案。 明 海瑞 《乞正赦款疏》:“有罪之人所仰望於陛下者,何啻如飢之望食,渴之望饮者乎。屡年天雨不调,寒暑不均,皆积狱积怨之所致也。”
《漢語大詞典》:冤首
首冤,最大的冤案。晋书·解系传:“后 齐王 冏 起义时,以 裴 解 为冤首。”
分類:冤案
《漢語大詞典》:冤假错案(冤假錯案)
冤案、假案和错案的并称。 矫健 《老人仓》:“恢复县委书记的职务后,他亲自抓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人民日报》1984.3.6:“许多知识分子和其他同志的冤假错案能够得到纠正和澄清,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认真贯彻的结果。”
分類: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