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欢喜冤家(歡喜冤家)  拼音:huān xǐ yuān jiā
似相怨而实相爱的恋人或夫妻。元。乔吉〈水仙子。吹笙惯醉碧桃花〉曲:「五百年欢喜冤家,正好星前月下。」元。童童学士〈新水令。折桂令〉曲:「生也因他,死也因他,恩爱人儿,欢喜冤家。」
《國語辭典》: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冤家不聚頭)  拼音:bù shì yuān jiā bù jù tóu
冤家、仇人,常作对亲昵者的称呼。不是冤家不聚头形容人会碰在一起发生矛盾、纠纷或情感的问题,都是缘分注定好的。通常指今世成为情人或亲人,须有前世缘分。《红楼梦》第二九回:「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也作「不是冤家不聚会」。
《漢語大詞典》:打冤家
旧时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称为报冤仇而发生的械斗。《中国歌谣资料·苗歌一》:“月下蹋歌头上花,插柳避人为爱他。固麦呵交寻常事,我郎不怕打冤家。”原注:“固麦,吃饭;呵交,饮酒。”
《國語辭典》:尺二冤家  拼音:chǐ èr yuān jiā
尺二,指长度为一尺二寸的画轴。尺二冤家为五代时后周画家杨凝式对众多求画者的戏称。宋。陶谷《清异录。卷下。文用》:「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字者纸轴推叠若墙壁。少师见,则浩叹曰:『无誇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
《國語辭典》:怨家  拼音:yuān jiā
仇家。《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井逮捕赵王、贯高等。」《抱扑子。外篇。诘鲍》:「伯柳达雠人,解狐荐怨家。」
分類:冤家仇人
《國語辭典》:仇隙  拼音:chóu xì
因怨恨而生的裂痕。《红楼梦》第八六回:「你与张三到底有什么仇隙?毕竟是如何死的?实供上来。」《老残游记》第五一回:「委实我同他家也没有这大的仇隙。」
《國語辭典》:业冤(業冤)  拼音:yè yuān
1.人所造作的恶因。《封神演义》第九九回:「生死轮回,循环无已;业冤相逐,转报无休。」
2.冤家。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正撞著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休提起俺那小业冤,他剔腾了我些好家缘。」
《漢語大詞典》:血仇
亦作“ 血讎 ”。
(1).指有亲人被杀害的仇恨。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於血讎。”
(2).指仇恨很深的冤家。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惟 蔡 及 许 ,旧为血仇。命公并侯,耕借之牛,束其弓矢,礼让优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缅甸盛衰始末:“ 景泰 二年, 缅 人入 麓川 ,又执 思机法 以去。至五年三月,献俘於朝,自是 麓川 与 缅 世为血仇。”
《國語辭典》:孽冤  拼音:niè yuān
冤家,是男女间向对方表示极喜爱的称呼。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正撞著五百年前风流孽冤。」
《漢語大詞典》:冤疙瘩
犹冤家。 张保真 《小先生》:“旧社会里,俺村妇女结下了好几对冤疙瘩,而今都解了。”
分類:冤家
《國語辭典》:薄倖  拼音:bó xìng
1.薄情、无情。唐。杜牧 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把海誓山盟设下,薄倖的神灵监察!」
2.古时女子对情人的一种昵称。宋。周紫芝 谒金门。春雨细词:「薄倖更无书一纸,画楼愁独倚。」
《漢語大詞典》:雠冤
1.亦作"雠寃"。
2.仇人,冤家。
3.报仇雪恨。
《漢語大詞典》:宿冤
(1).积久的冤屈。后汉书·陈元传:“臣 元 愚鄙,尝传师言。得以褐衣召见,俯伏庭下,诵 孔 氏之正道,理 丘明 之宿冤;若辞不合经,事不稽古,退就重诛,虽死之日,生之年也。”
(2).前世的冤仇。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噫!乃宿冤之动作徵应,委曲如是。” 宋 张师正 括异志·毛郎中:“言与邑君有宿冤。”《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从来人死魂不散,况復生前有宿冤。”
(3).前世的冤家。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东迁道人》:“夜,梦大士告曰:‘吾何所虑?恐汝不免。盖汝前生曾杀人,今来者正宿冤也。’”
《國語辭典》:对头(對頭)  拼音:duì tóu
1.对象、配偶。《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若不寻个名目相称的对头,枉居朝中大臣之位。」《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儿,爹娘为将你许错了对头,一向愁烦。」
2.正确无误。如:「这事只要方法对头,很快就可以完成。」
3.合得来。如:「他们俩从小就对头,到现在还是整天黏在一起。」
《國語辭典》:对头(對頭)  拼音:duì tou
仇敌、仇人。《水浒传》第八回:「你二位也知林冲和太尉是对头。今奉著太尉钧旨,教将这十两金子送与二位。」《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河北袁绍,正是丞相对头,将军此去必有丞相文凭。」
《國語辭典》:冤孽  拼音:yuān niè
冤仇业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拜之后,心中悚惕,魂魄俱无,晓得冤孽见在面前了。」《红楼梦》第四回:「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不喜女色。这也是前生冤孽。」
《國語辭典》:冤家  拼音:yuān jiā
1.仇人。《西游记》第九回:「也是光蕊前生合当有此灾难,撞著这冤家。」《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这里将就垫二三十两银子把与他,他也只当是拾到的,解了这个冤家罢。」
2.男女相恋时的昵称。宋。黄庭坚〈昼夜乐。夜深记得临岐语〉词:「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
3.似恨实爱,而给自己带来烦恼麻烦的人。《红楼梦》第二九回:「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