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冢庐(冢廬)
墓旁守丧者住的小草房。汉书·游侠传·原涉:“及 涉 父死,让还 南阳 賻送,行丧冢庐三年。”后汉书·丁鸿传:“﹝ 鸿 父 綝 卒﹞既葬,乃挂縗絰於冢庐而逃去。”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五:“后面崔嵬者, 桓公 旧冢庐。”
《漢語大詞典》:冢圹(冢壙)
墓穴。《汉书·佞幸传·董贤》:“治第宅,造冢壙,放效无极,不异王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秦始皇 大兴厚葬,营建冢壙於 丽戎 之山。”
分類:冢圹墓穴
《分类字锦》:谒冢(谒冢)
后汉书祭彤传建武十七年拜辽东太守抚夷狄以恩信皆畏而爱之既卒乌桓鲜卑追思彤无已每朝贺京师常过冢拜谒仰天号泣乃去辽东吏人为立祠四时奉祭焉
分类:遗爱
《韵府拾遗 肿韵》:寒冢
梅尧臣诗思人不忍弃期植寒冢旁
《韵府拾遗 肿韵》:崇冢
陈旅诗负土起崇冢
《漢語大詞典》:民冢
民间坟地。史记·吕太后本纪:“丁丑, 赵王 幽死,以民礼葬之 长安 民冢次。”
分類:民间坟地
《漢語大詞典》:五人冢(五人塚)
亦作“ 五人塚 ”。 五人墓。 清 钱谦益 《葛将军歌》:“死骨穿近五人冢,生魂啸动五两风。” 沈砺 《吴中杂咏》:“ 要离 塚外五人塚,犹占 吴门 侠气多。”
《韵府拾遗 肿韵》:谁冢(谁冢)
𡊮桷诗累累者谁冢举觞酹其魂
《韵府拾遗 肿韵》:郑冢(郑冢)
范成大诗京兆汉阡贤问望邢山郑冢俭规模
《漢語大詞典》:冢田
墓地。后汉书·儒林传·高诩:“ 建武 十一年,拜大司农。在朝以方正称。十三年,卒官,赐钱及冢田。”
分類:墓地
《漢語大詞典》:冢祀
古代天子在宗庙里举行的大祭礼。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 杜预 注:“冢,大也。”
《漢語大詞典》:冢适(冢適)
冢嫡。左传·昭公十三年:“初, 共王 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晋书·李雄载记:“ 李驤 与司徒 王达 諫曰:‘先王树冢适者,所以防篡夺之萌,不可不慎。’”
《漢語大詞典》:冢弟
敬称国君之弟。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天子冢弟,礼絶羣公。”
分類:敬称国君
《国语辞典》:贝冢(贝冢)  拼音:bèi zhǒng
人类在新石器文化阶段所遗留的遗迹,常包含骨角器、石器、贝壳、陶器或兽骨等。藉这些遗物,可推测当时文化进展的程度与人种分布、迁徙情形,作为重建史前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台湾的圆山贝冢即是一例。
《漢語大詞典》:砚子冢(硯子塚)
春秋 时 晋 赵简子 的坟,形如砚,故名。 宋 周煇 《北辕录》:“十六日至 邯郸县 ,县古 赵国 ……闻每年三月二十四日空巷上 简子 塚。塚形如砚,世谓‘砚子塚’。”
分類: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