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农(小農)  拼音:xiǎo nóng
1.规模小、耕地少的农夫,有时亦为农人自谦之词。如:「小农早早晚晚地忙,收成不多,生活十分辛苦。」清。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我国之农商》:「然以无农业教育之故,不用机器,不能合群,岂惟不能为大农而已,即以小农言之,视义大利之农人,犹有惭色。」
2.大陆地区称个体农民为「小农」。
分類:个体农民
《漢語大詞典》:贫农(貧農)
(1).贫苦农民。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教不及民深可愧,故将制度写为图;庶使贫农穷地利,会须岁岁保丰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稻工:“ 吴郡 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 清 朱休度 《蚕开门行》:“蚕喫不足待僵矣,贫农皇皇揭火债。”
(2).指农村中完全没有土地或只占有极少的土地和一些小农具的农民。一般依靠租种土地生活,也出卖一部分劳动力。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三二章:“中农生活是比贫农强一点,在政治上同样受富农的欺侮。” 赵树理 《邪不圧正》六:“上级又来了指示,说像咱这些贫农不多的地方,只在农会下边成立贫农小组,不成立贫农团了。”
《漢語大詞典》:监地(監地)
官府将放牧马群的官地交给农民开垦、耕种,称为监地。 宋 欧阳修 《论监牧札子》:“惟闻今 河东 嵐石之间,山荒甚多,及 汾河 之侧,草地亦广,其间草软水甘,最宜牧养,往时 河东 军马常在此处牧放。今马数全少,闲地极多,此乃 唐 楼烦 监地也。”《宋史·河渠志六》:“比年水势稍改,自海门过 赭山 ,即回薄 巖门 、 白石 一带北岸,坏民田及盐亭、监地,东西三十餘里,南北二十餘里。”《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五》:“凡田地之别:有民田,有更名地,有屯田,有灶地……有牧地,有监地。”原注:“国初沿 明 制,於 甘肃 设苑马七监,后经停止,以其地给民垦种,为监地。”
《漢語大詞典》:社赛(社賽)
指社日迎神赛会。这是古代农民祭祀土神的一种风俗。《三国演义》第四回:“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
《漢語大詞典》:铁胫(鐵脛)
西汉 末一支农民军的称号。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又别号诸贼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脛……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后汉书·伏湛传:“大肜、高胡望旗消靡,铁脛、五校莫不摧破。”
《国语辞典》:梨花片  拼音:lí huā piàn
乐器名,打击乐器。最早流行于山东。农民歌唱时,拿农具犁铧两块碎片击节。发展成大鼓后,仍保留了这种击节方式,用两块半圆形铁片或铜片代替犁铧碎片,左手食指夹击发音。也称为「月牙片」。
《國語辭典》:回历(回曆)  拼音:huí lì
回教徒通用之历法。以西元六二二年七月十六日,即穆罕默德入麦地那的第二天为元年元旦。属阴历,以十二月为一年,单月为大月,三十天,双月为小月,二十九天,平年三百五十四天,闰年三百五十五天,三十年中有十一个闰年,不置闰月。也称为「伊斯兰教历」。
《國語辭典》:伊斯兰教历(伊斯蘭教曆)  拼音:yī sī lán jiào lì
回历的别名。参见「回历」条。
《漢語大詞典》:乐迁(樂遷)
古代无田农民从一地迁往另一地之称。谓迁往安乐之地。隋书·食货志:“ 天保 八年,议徙 冀 、 定 、 瀛 无田之人,谓之乐迁,於 幽州 范阳 宽乡以处之。”
《國語辭典》:闹荒(鬧荒)  拼音:nào huāng
旧时农民遇到荒年时所引起的地主和佃农的纠纷。
《國語辭典》:竿子  拼音:gān zi
竹竿。如:「钓鱼竿子」、「电线竿子」。也作「竿儿」。
《漢語大詞典》:杆子(桿子)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问题》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何永鳌 《火焰山上四十天》:“跟在他后边的 吴胖子 用马鞭杆子挑了一团雪朝他甩来。” 朋斯克 《千里姻缘》:“没有棒子,没有套马杆子,连根小马鞭子都没有。”
《國語辭典》:杆子  拼音:gān zi
1.长直的棍状物。如:「旗杆子」。
2.俗称盗匪集团。
《漢語大詞典》:分佃
封建社会中,占有土地的封建主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这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奴隶制时代》:“这证明 秦 前的地主们已经充分懂得,用旧式奴隶制的集体耕种,奴隶们容易怠工,故已经采取了分佃的办法了。”
《漢語大詞典》:阿Q
鲁迅 著名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他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 鲁迅 《书信集·致山上正义》:“﹝这个短篇﹞其后竟然出乎意料地被列为代表作而译成各国语言,且在本国,作者因此而大受少爷派、 阿Q 派的憎恶等。”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九:“ 鲁迅 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他专门写了‘不准革命’一章,说 假洋鬼子 不准 阿Q 革命。其实, 阿Q 当时的所谓革命,不过是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而已。可是,这样的革命 假洋鬼子 也还是不准。”
《漢語大詞典》:麦租(麥租)
麦收后,国家向农民征收的赋税。南齐书·明帝纪:“詔‘ 雍 、 豫 、 司 、 南兖 、 徐 五州遇寇之家,悉停今年税调。其与虏交通,不问往罪’。丙寅,停 青州 麦租。”
《漢語大詞典》:押春
旧时 华中 一带称农民佃田时预付给地主的押金。 江 南一带叫押板。
《漢語大詞典》:土寇
旧时对地方上的反叛者或起义农民的蔑称。宋史·李神祐传:“及土寇 周琼 等叛,又副 尹崇珂 讨平之。”元史·世祖纪八:“己卯, 罗氏鬼国 土寇为患, 思播 道路不通,发兵千人与洞蛮开道。”清史稿·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传:“破 赵廉 ,克 永安关 。逐土寇 曹槓子 ,又败之於 道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