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6,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内除
了悟
内明
心火
私诚
心化
心肺
心成
中赏
心盟
冥会
中热
实心
中诚
起心
《漢語大詞典》:内除
谓服兄弟之丧,丧服未除而内心悲哀已渐减。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兄弟之丧内除者,兄弟谓期服以下及小功,緦也。内,心也。服制未释而心哀先杀,由轻故也。”
《國語辭典》:了悟  拼音:liǎo wù
1.理解、领悟。唐。李公佐《谢小娥传》:「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坐客未倦,了悟其文。」《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今即夫妇一章,尚未了悟,枕席二字有工夫。」
2.證悟佛性。《景德传灯录。卷四。智威禅师》:「师知其了悟,乃付以山门。」
《漢語大詞典》:内明
(1).内心光明正大。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 王公 束脩励节而受谗佞之患…… 王公 沉静内明,若有他变,朝廷获害忠良之名。”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 苏 松 兵备签事 熊桴 ,自 倭 事始起以至今日,无一岁不在兵间,忠实练事,沉毅内明,出入海潮,艰危不避。”
(2).佛教语。 印度 佛教称佛学为“内明”。明,意为学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詁训字,詮目疏别……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参见“ 五明 ”。
《國語辭典》:五明  拼音:wǔ míng
古印度五种学科知识、技能的总称。一声明,指研究语音、语法、修辞的学问;二工巧明,指工艺、数学、天文、音乐、美术等技艺的学识;三医方明,指医药类的学识;四因明,谓逻辑学;五内明,即关于宗教哲学与修持的知识。《大唐西域记》卷二:「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
《國語辭典》:心火  拼音:xīn huǒ
1.内心的浮躁或激动。唐。白居易 感春诗:「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
2.中医称人体内的热气为「心火」。心火大时,易引起烦躁、口乾、舌痛等症状。
3.星名。心宿二的别称。《晋书。卷七一。列传。孙惠》:「夫心火倾移,丧乱可必,太白横流,兵家攸杖。」也称为「大火」。
《漢語大詞典》:私诚(私誠)
内心的诚意。 唐 元稹 《莺莺传》:“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僕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
分類:内心诚意
《漢語大詞典》:心化
内心受到感化。《宋书·范晔传》:“自尔以来,转为心化,推老将至者,亦当未已也。”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然此尚不过强之于耳目而已,未能心化也;不心化,赏罚一不振焉,必解矣。”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英才心化,多士风靡。”
分類:内心感化
《漢語大詞典》:心肺
(1).心中,内心。 唐 郑据 《七老会诗》:“更无外事来心肺,空有清虚入思神。”
(2).喻真情实感。 五代 齐己 《寄友生》诗:“凉夜攲枕应得梦,平生心肺似君多。”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江淹 拟 刘琨 ,用韵整齐,造语沉着,不如 越石 吐出心肺。”
(3).指良心。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你是什么东西!我一天到晚打内打外的操心,你坐在家里横草不动,竖草不拿!你长着心肺没有?”
《漢語大詞典》:心成
谓道德充实于内心。庄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 鲁 。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郭象 注:“怪其残形而心乃充足也。” 成玄英 疏:“﹝ 常季 ﹞欲显德充之美,故发斯问也。” 严复 《〈穆勒名学〉按语》:“而 宋 代以后, 陆 王 二氏心成之説尤多。”
《漢語大詞典》:中赏(中賞)
(1).中等的赏赐。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諫寡人者,受中赏。”
(2).内心赞赏。 三国 魏 毌丘俭 《答杜挚》诗:“信心感诸中,中赏不在辞。”
《漢語大詞典》:心盟
未表现于言词的内心誓约。 明 李东阳 《祭尼山庙文》:“尚冀圣灵其幸鉴之,庶几无负於心盟也。” 清 黄景仁 《蒋心馀先生斋头观范巨卿碑额拓本》诗:“乃今见此墓碑额,似索心盟话畴昔。” 袁鹰 《悲欢·不灭的诗魂》:“即使是爱情诗里,也一样能听到金戈铁马的鼓声和革命战土的心盟。”
《國語辭典》:冥会(冥會)  拼音:míng huì
默悟。《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弘景为人员通谦谨,出处冥会,心中明镜,遇物便了。」
《漢語大詞典》:中热(中熱)
(1).内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热,故溺赤也。” 元 郝经 《野菊》诗:“我欲摘以杯,饮之濯中热。”
(2).犹热中。 明 唐顺之 《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君乃鋭然自割于强盛之年,非孝爱纯至,一不中热於世味有所不能,是无难耳。”
(3).内心激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素秋:“今见大哥不能自发舒,不觉中热,十九岁老童,当效驹驰也。”
《國語辭典》:实心(實心)  拼音:shí xīn
1.真心、认真。《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吾以实心告彼,彼以庸才视我。」《红楼梦》第五七回:「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
2.内部不空虚。如:「这道墙是实心的。」《儒林外史》第二回:「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扛子火烧。」
《國語辭典》:中诚(中誠)  拼音:zhōng chéng
发自肺腑的真情。《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二族俱荣,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诚之效。」《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贶,写心出中诚。」
分類:内心真情
《漢語大詞典》:起心
(1).起意;动念头。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有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必先嚮西方。”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老公相去后, 石道姑 找了个 岭 南游棍 柳梦梅 为伴,见物起心,一夜劫坟逃去。” 欧阳山 《苦斗》六十:“ 谭槟 问道:‘你们谁先打这个主意的?’ 周炳 答道:‘我先起心。’”
(2).从心里;发自内心。《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路见不平,旁人许躧。弟子起心不平,今日要来偷他的回去。” 浩然 《艳阳天》第二十章:“特别是今天晌午头在村边树林子里跟 马翠清 亲热了一回,真是起心美。” 张峻 《老柳成荫》:“这怎能不叫老人起心发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