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雅饬(雅飭)
(1).谓言行合礼制。 宋 欧阳修 《胡先生墓表》:“其餘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飭。”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诸子烝烝雅飭,规行矩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新郑讼:“ 石公 为诸生时,恂恂雅飭。”
(2).典雅严谨。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余读公集……其意气高迈,论思雅飭,慨然有 孔北海 之风。”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 杨鸿臚 ﹞近体诗、古诗具见雅飭,古文则非所长。” 王闿运 《论唐诗》:“初 唐 诸家歌行,皆出 齐 梁 ,多以雅飭为宗,堆写陈典。”
(3).犹雅致,美而不俗。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生鱸鱼与新粳米炊熟……谓之鱸鱼饭。味甚鲜美,名极雅飭,可入林洪《山家清供》。”
《漢語大詞典》:典赡(典贍)
(1).谓文辞典雅富丽。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勮:“ 勮 立召书吏五人,各令执笔,口占分写,一时俱毕,词理典赡,人皆嘆服。” 宋 陆游 《南唐书·乔匡舜传》:“弱冠能属文,以典赡称。”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彼夫 左氏 之文,非不典赡也,然涉於浮夸, 公 、 穀 亦树其帜;《国策》之文,非不雄奇也,然失之诡譎, 申 、 韩 亦辨其疵。”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始见 老 庄 ,则惊其奥博,见文选,则惊其典赡。”
(2).谓买妾并赡养其家。《水浒传》第三六回:“不合於前年秋间典赡到 阎婆惜 为妾,为因不良,一时恃酒争论鬭殴,致被误杀身死,一向避罪在逃。”
《漢語大詞典》:雅令
(1).高雅酒令。说郛卷六六引 宋 窦革 酒谱·酒令:“幽人贤士,既无金石丝竹之玩,惟啸咏文史,可以助欢,故曰:閒徵雅令穷经史,醉听新吟胜管絃。”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诗之三:“投壶玉女矢,雅令诗人筹。”
(2).典雅美善。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寻常称美语,出以雅令之笔,閲之便不生厌。”
《漢語大詞典》:纯雅(純雅)
(1).纯正高雅。 宋 范仲淹 《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前御史臺主簿 张讽 文学懿赡,履行纯雅。”
(2).纯正典雅。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有平淡纯雅者,试摘其古体数篇,与 韦 ( 韦应物 )酷似,而世或未之知也。”
《漢語大詞典》:驯雅(馴雅)
典雅完美。 明 张居正 《重刊两汉书序》:“ 迁 据《左氏》国语世本《国策》史记,而 固 承父 彪 之后,修《西汉书》。然 子长 之书,虽驰骋该博,类取杂家小説以实之,其为文多不驯雅,不如 固 之简严明切,敍次有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 刘知几 之论史也……其文近浅而远驯雅,其识精琐屑而迷远大。”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三国志五代史,其书最为驯雅有法, 汉 以后史之良也,取一二类著焉。”
分類:典雅完美
《漢語大詞典》:奥雅
深奥典雅。 宋 叶适 《中奉大夫曾公墓志铭》:“公推衍大义,载於训词,扶善警姦,得承平奥雅之意。” 元 刘埙 隐居通义·理学三:“公学造深醇,所为文,奥雅篤厚,刊落华腴,而宿於理。”
分類:深奥典雅
《漢語大詞典》:典言
(1).法言,合于礼法的言辞。国语·晋语二:“怀之以典言,薄其要结而厚德之,以示之信。” 韦昭 注:“典,法也。法言,谓 阳穀 之会,以四教令诸侯之属。”
(2).典雅有据的言辞。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逮 汉 贾谊 颇节之以礼。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崔駰 《达旨》,吐典言之裁。” 章炳麟 《辨诗》:“古者多见 子夏 、 李斯 之篇,故其文章都雅,造之自我,皆合典言。”
《漢語大詞典》:平典
(1).公平的律令。后汉书·陈忠传:“臣 忠 心常独不安,是故临事战惧,不敢穴见有所兴造,又不敢希意同僚,以谬平典。”隋书·刑法志序:“岁布平典,年垂简宪。”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臣守平典,庶无寃滥,虽死不恨也。”
(2).平板质实。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 孙绰 、 许询 、 桓 、 庾 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 建安 风力尽矣。”
(3).和平典雅。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文:“其文皆宗 康 李 ,然能更造平典,虽曰大輅始於椎轮,层冰由於积水,亦由其禀气和粹,正得其平耳。” 章炳麟 《论式》:“ 简文 变古,志在桑中, 徐 庾 承其流化,平典之风,於兹沫矣。”
《漢語大詞典》:宏雅
正大而典雅。 汉 陈忠 《荐周兴疏》:“臣伏惟古者,帝王有所号令,言必宏雅,辞必温丽,垂於后世,列於典经。”按,宏,后汉书·周荣传引作“弘”。
分類:典雅
《漢語大詞典》:丽雅(麗雅)
华美典雅。 汉 王逸 《〈九思〉序》:“忠臣介士游览学者读《离骚》《九章》之文,莫不愴然,心为悲感,高其节行,妙其丽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
《國語辭典》:辞典(辭典)  拼音:cí diǎn
一种工具书。依据词汇体系及一定的编辑体例蒐集词、词组、短语等资料,并加以解释,以备查索、参考的工具书。可分普通及专业两种,前者如「国语辞典」,后者如「电脑辞典」。也作「词典」。
《國語辭典》:典当(典當)  拼音:diǎn dàng
1.以物品质押贷款。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若到官司使钞时,则除典当了閒文字。」也作「典钱」、「典质」、「典押」、「典鬻」、「质典」、「质押」。
2.当铺。《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四十年前,在泗州同人合本开典当。」
《漢語大詞典》:涉俗
(1).处理世俗事务。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南阳 刘斌 , 湛 之宗也,有涉俗才用,为 义康 所知。”
(2).涉及流俗;不典雅。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玩思诗书,无出伦之异见;游心翰墨,多涉俗之尘言。”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辩中》:“ 武后 问 狄仁杰 曰:‘朕要一好汉任吏,有乎?’ 仁杰 乃荐 张柬之 。《通鑑》改‘好汉’为‘佳士’,《新史》復作‘奇士’。‘好汉’字诚为涉俗,然‘佳士’不足以当之,矧曰‘奇’乎?”
《漢語大詞典》:粹雅
精纯典雅。 明 宋濂 《〈田氏哀慕诗集〉序》:“卷中诸诗,丰縟而紆徐,粹雅而冲和,固皆一时之杰作。”
分類:精纯典雅
《漢語大詞典》:冲雅(沖雅)
亦作“冲雅”。 典雅;淡雅。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闲钞上》:“ 吕圣功 之清浄, 李太初 之冲雅, 王孝先 之沉毅,其学所入虽不同,固各有所得。”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赵忠毅公择言:“论语之文,和平冲雅。”《明诗纪事戊籤·王立道》引 明 张治 《龙湖集》:“ 懋中 诗冲雅駸駸,入 韦 柳 门户。”
分類:典雅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