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兵哗(兵譁)
兵士哗变。 明 史可法 《致刘元平同年书》:“中秋别后抵 六安 ,遽有兵譁之事,盖因各将家丁零星不成伍,下令归併,遂有从中挑之者。”
分類:兵士哗变
《國語辭典》:敝人  拼音:bì rén
1.品格鄙贱的人。《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聊斋志异。卷一○。神女》:「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
2.自谦之词。如:「敝人不知忌讳,请多见谅!」
《国语辞典》:常胜军(常胜军)  拼音:cháng shèng jūn
1.清咸丰时太平军势甚张,苏松太道吴煦募兵士练洋枪,用美人华尔领之,号洋枪队。后华尔死,英人戈登继统其众,改称常胜军。李鸿章倚用其力,多树战功。
2.经常获得胜利的团体队伍。
《國語辭典》:劲士(勁士)  拼音:jìng shì
1.正直的人。《荀子。儒效》:「行法至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
2.有勇力的人。《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劲士风集,骁骑如云。」
《漢語大詞典》:私卒
犹家兵。属于私人的兵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子彊 曰:‘久将垫隘,隘乃禽也,不如速战。请以私卒诱之。’”新唐书·王雄诞传:“ 雄诞 独提私卒数百,衔枚夜往,乘风火之。”
分類:私人兵士
《國語辭典》:标兵(標兵)  拼音:biāo bīng
1.阅兵时,正立于阅兵台两侧,用以标示界线,规整队伍行进速度及方向的士兵。也称为「基准兵」。
2.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如:「老师期勉全班以他为标兵,努力用功,争取更好的成绩。」
《漢語大詞典》:虚伍
(1).虚报的兵士名额。明史·刘应节传:“给事中 陈渠 以 蓟镇 多虚伍,请核兵省餉。”明史·刘之勃传:“诸镇兵马时败溃而餉额不减,虚伍必多。”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近来营政废弛,老弱充数,虚伍尤多。”
(2).不顶用的军队。 清 魏源 《〈圣武记〉序》:“官无不材则国楨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楨富柄强,则以之詰奸,奸不处;以之治财,财不蠹;以之蒐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士无虚伍。”
《國語辭典》:杀手(殺手)  拼音:shā shǒu
1.受雇解决他人性命的人。如:「职业杀手」。
2.杀伤力强的人员。如:「对方5号球员是个杀手,教练特别嘱咐大家注意防范。」
3.俗称影迷、歌迷极度著迷的偶像影歌星。如:「少男杀手」、「少女杀手」。
《高级汉语词典》:排槊
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
《漢語大詞典》:排门军(排門軍)
南唐 时逐户征发的兵士。 宋 龙衮 《江南野录》:“王师围急,乃招百姓老弱能披执者,谓之排门军。” 宋 陆游 《南唐书·后主本纪》:“至是又大蒐境内,自老弱外,皆募为卒,号排门军。”
《國語辭典》:营混子(營混子)  拼音:yíng hùn zi
旧称久居军营而性行顽劣的兵士。《续孽海花》第五九回:「我虽是一个营混子出身,也读过几年书,也考取一个秀才,这点道理都不明白么?」
《國語辭典》:侦察兵(偵察兵)  拼音:zhēn chá bīng
军队中担任侦察敌情的士兵。
《國語辭典》:瓦合之卒  拼音:wǎ hé zhī zú
比喻仓卒集合的群众,虽合而不齐。《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國語辭典》:损兵折将(損兵折將)  拼音:sǔn bīng zhé jiàng
作战失败,损失了兵将。《三国演义》第八四回:「蜀兵势大,难以破之,空自损兵折将耳。」《孤本元明杂剧。活拿萧天佑。头折》:「但行兵便是损兵折将,不如讲和为上。」也作「损将折兵」、「损军折将」。
《漢語大詞典》:穴师(穴師)
挖地道的兵士。墨子·备城门:“适人为穴而来,我亟使穴师选本,迎而穴之。”
分類:地道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