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种子识六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刹那灭义。谓眼耳鼻舌身意等诸种子,刹那才生,生即随灭,念念不停而变异也。二果俱有义。果者,识与根也。识与根同时俱起而成力用。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即随而同缘,于诸实境,分明显了也。三恒随转义。识起时,种子亦随而转,如眼根照境时,种子随而相续,无有间隔也。四性决定义。诸识所缘之善恶无记三性,无有间杂。如眼识缘恶境,则成恶法,而不能成善法,缘善境,则成善法,而不能成恶法也。五待众缘义。识非为一因而生,必假众缘而成就。眼识之种子空明,得根境等之缘而始显发也。六引自果义。诸识各引自体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如眼根照时,眼识即缘所对之实境,而不混声香之别体也。见成唯识论二。
六义──薄伽梵六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梵语薄伽梵,亦云婆伽婆,名具六义。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唐玄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中,第二多含不翻,即薄伽梵是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尊重不翻也。)
〔一、自在义〕,谓如来永不属诸烦恼之所系缚,故曰自在。
〔二、炽盛义〕,谓如来猛燄智火,洞达无际,故曰炽盛。
〔三、端严义〕,谓如来三十二相庄严妙好,故曰端严。(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
〔四、名称义〕,谓如来圆满一切殊胜功德,十方世界,无不闻知,故曰名称。
〔五、吉祥义〕,谓如来既具胜妙之德,故一切世间赞叹供养者,亦获吉祥,故曰吉祥。
〔六、尊贵义〕,谓如来始从兜率天中降生王宫及出家已,而登极果之位,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曰尊贵。(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六胜德──如来胜德六义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自性义〕,谓诸佛法身,皆依真如理体而为自性,是名自性义。
〔二、因义〕,谓诸佛于无量无数劫中,修习胜果之因,是名因义。(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果义〕,谓诸佛永断一切烦恼等障,證得无上菩提之果,是名果义。(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业义〕,谓诸佛以清净身业,现大神通;清净口业,演大法义;清净意业,种种调伏方便导引,可化众生,令其出离生死,證大菩提,是名业义。
〔五、相应义〕,应,当也。谓诸佛因中能行种种难行苦行,所生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而与法性之理相应,故名相应义。(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也。四无所畏者,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也。)
〔六、差别义〕,谓诸佛说法度诸众生,则现法、报、应三身差别之相,故名差别义。
六义──种子识六义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种即能生之义也。谓于八识之中,随一识起时,能生一切善恶之法,故名种子识。(八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
〔一、刹那灭义〕,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亦复如是,是为刹那灭义。
〔二、果俱有义〕,果即识与根也。谓识与根同时俱起,以成力用也。如眼根照色境时,眼识随即同缘。耳根照声境时,耳识随即同缘,于诸实境分明显了。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为果俱有义。
〔三、恒随转义〕,谓诸识起时,种子随转。如眼根照境时,眼识种子随即相续,无有间隔。耳鼻舌身意等诸识,各各起时,亦复如是,恒随相续,是为恒随转义。
〔四、性决定义〕,谓诸识各各所缘善恶无记三性,无有间杂也。如眼识缘恶境则成恶法,不能成善法。如缘善境,则成善法,不能成恶法。若缘无记,则不能成善恶二法。诸识起时,亦复如是,是为性决定义。(无记性,不善不恶之性也。)
〔五、待众缘义〕,谓识非一因而生,必假众缘而后成就。如眼识种子,须得空明根境等缘,方得显发。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亦待众缘而得成就,是为待众缘义。(空即无壅,明即光明。)
〔六、引自果义〕,谓诸识各引自体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也。如眼根照时,眼识即缘所对实境,而不混于声香之别体。耳鼻舌身意等诸识,亦复如是,是为引自果义。
六义──三宝有六义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三宝者,佛、法、僧也,乃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为世所贵,故名为宝。(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六趣者,天趣、人趣、阿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希有义〕,谓如世珍宝,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亦尔,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希有。
〔二、离垢义〕,谓如世珍宝,内外莹彻,体无瑕秽。三宝亦尔,诸漏净尽,无有垢染,故名离垢。(诸漏净尽者,谓一切惑业断尽无遗,不漏落生死也。)
〔三、势力义〕,谓如世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三宝亦尔,具六神通,拔济众生出离苦趣,故名势力。(六神通者,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也。)
〔四、庄严义〕,谓如世珍宝,严饰身首,令人姝好。三宝亦尔,能以正法严饰行人,令得身心清净,故名庄严。
〔五、最胜义〕,谓如世珍宝,诸物中胜。三宝亦尔,一切世间最为殊胜,故名最胜。
〔六、不改义〕,谓如世真金,烧打磨鍊,不能变改。三宝亦尔,不为世间八法之所变易,故名不改。(八法者,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