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50,分117页显示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公安派
公安体
公案传奇
公案学
公班衙
公报私雠
公共厕所
公共产品
公共场所
公家婆姨
公家人
公检法
公教人员
公斤
公开审理
《漢語大詞典》:公安派
明 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 袁宏道 及其兄 宗道 弟 中道 为首。因三 袁 是 公安 (今属 湖北省 )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有较大影响。他们的部分作品抨击时政,表现对道学的不满;多数篇章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國語辭典》:公安体(公安體)  拼音:gōng ān tǐ
明朝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所创的文体。三袁为湖北公安人,故称为「公安体」。以清新轻俊为特色,然间杂嘲戏俚语,有空疏之弊。也称为「公安派」。
《漢語大詞典》:公安派
明 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 袁宏道 及其兄 宗道 弟 中道 为首。因三 袁 是 公安 (今属 湖北省 )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有较大影响。他们的部分作品抨击时政,表现对道学的不满;多数篇章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漢語大詞典》:公案传奇(公案傳奇)
演说公案故事的小说话本。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简贴和尚》,亦名《胡姑姑》,又名《错下书》。公案传奇。” 孙楷第 《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一:“一、小说,即银字儿。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说铁骑儿。按传奇二字,疑是通称。如《清平山堂·简贴和尚》篇题‘公案传奇’是也。”
分類:演说话本
《漢語大詞典》:公案学(公案學)
佛教名词。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佛教禅宗借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这种方法发展的禅学,称公案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谈公案就是重要的一种方法。公案都是含意隐晦,无人能确实懂得的事情或话头,如果弟子思索得一个公案的答案,说给师听,得师同意(称为印可),那就表示得道了……这些动作和话头成为新的公案,流传在丛林(禅寺)间,愈积愈多,禅学转化为公案学。”
《漢語大詞典》:公班衙
“公司”一词的英文company及荷兰文compagnie的音译。鸦片战争前, 中国 人对 英国 东印度公司驻 广州 办事处及 南洋 华侨对 荷兰 东印度公司 吧城 ( 雅加达 )办事处的称呼。
《國語辭典》:公报私雠(公報私讎)  拼音:gōng bào sī chóu
假借公事之名,报一己的私仇。《通俗常言疏證。交际。公报私雠》引《比目鱼剧》:「想是我家男子得罪了谭官人,所以公报私雠,想出法来害他。」也作「公报私仇」。
《國語辭典》:公报私仇(公報私仇)  拼音:gōng bào sī chóu
假借公事为名,图报一己的私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恁般强横,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也作「公报私雠」。
《國語辭典》:公共厕所(公共廁所)  拼音:gōng gòng cè suǒ
设于公共场所,供大众使用的厕所。
《漢語大詞典》:公共产品
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西方经济学用语。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國語辭典》:公共场所(公共場所)  拼音:gōng gòng cháng suǒ
供不特定多数人共同使用或集合的场所。如公园、戏院、学校、街道、医院等。如:「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
《漢語大詞典》:公家婆姨
方言。称女工作人员。 丁玲 《三日杂记》:“她常憨憨的望着我笑,悄悄地告诉我说她欢喜公家婆姨。”
《國語辭典》:公家人  拼音:gōng jia rén
在公家机关任职的人员。如:「身为公家人,要坚守岗位,为民服务。」
《漢語大詞典》:公检法(公檢法)
“文化大革命”中对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并称。 陈中冀 《职责》:“是的,岳父是主管‘公检法’的副书记,会帮助他把问题搞清楚的。”
《國語辭典》:公教人员(公教人員)  拼音:gōng jiào rén yuán
从事公务和文教人员的合称。如:「他母亲在学校教书,算是公教人员。」
《國語辭典》:公斤  拼音:gōng jīn
量词。表示质量的单位,为现行法定度量衡单位「仟克」的俗称。一公斤等于一千克。
《國語辭典》:公开审理(公開審理)  拼音:gōng kāi shěn lǐ
法院开庭审理诉讼案件时,除诉讼当事人、关系人之外,任何第三者亦可到场旁听。也就是说整个诉讼程序的进行,是完全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