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彩 → 䌽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公如月,光彩众星稀


《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554~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國語辭典》:光彩  拼音:guāng cǎi
1.光辉、色彩。唐。刘禹锡〈新秋对月寄乐天〉诗:「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也作「光采」。
2.荣耀。《文明小史》第四○回:「我只羡子由娶了这位老嫂,女界里面已经佔得许多光彩。」也作「光采」。
3.光亮而华丽。《老残游记》第二回:「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也作「光采」。
《國語辭典》:光彩夺目(光彩奪目)  拼音:guāng cǎi duó mù
色彩鲜明耀人眼目。《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绣就长翻,用根竹竿叉起,果然是光彩夺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只见一团锦裹著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也作「光采夺目」。
《漢語大詞典》:光彩陆离(光彩陸離)
色采斑斓错杂。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龕上供千手眼大士像,二臂合掌,餘擎莲花、火轮、剑、杵、简、槊并日月轮、火燄之属,身着袈裟,金碧错杂,光彩陆离。” 郭沫若 《羽书集·日寇残酷心理的解剖》:“这统一就象一幅光彩陆离的油画,表示有无限的魄力。”
《分类字锦》:光彩曜日
晋书石崇传崇财产丰积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嫉已之宝声色方厉恺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如恺比者甚众恺恍然自失矣
分类:
《漢語大詞典》:光彩耀目
光采鲜明,视之耀眼。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稚》:“侍女六七人扶 阿穉 ,红巾覆面,锦衣绣裳,一涌而入。粧奩随之以进,光彩耀目,填塞草堂。”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卷三:“卧榻徧饰金犀,光彩耀目。”
《漢語大詞典》:光彩溢目
犹光彩夺目。太平御览卷七○三引 晋 裴启 语林:“﹝ 石崇 ﹞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
分類:光彩夺目
《分类字锦》:光彩映邻(光彩映邻)
陈彦博 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道直臣诗 勋庸留十代,光彩映诸邻。共贺升平日,从兹得谏臣。
分类:宅舍
《分类字锦》:光彩照耀
韩愈 郑群赠簟诗 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國語辭典》:光明  拼音:guāng míng
1.光亮、明亮。《荀子。王霸》:「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那月色一发光明如昼,照得潞州城中,纤毫皆见。」
2.坦白、磊落。唐。李翱 谢杨郎中书:「窃惟当兹之士,立行光明,可以为后生之所依归者,不过十人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某家迹蒙暧昧,心地光明,错认做歪人,久行废弃。」
3.昌明盛大。《国语。周语上》:「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唐。柳宗元 献平淮夷雅表:「谨撰平淮、夷雅二篇,虽不及尹吉甫、召穆公等,庶施诸后代,有以佐唐之光明,谨昧死再拜以献。」
4.辉映、照耀。《易经。谦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5.光大、显扬。《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弦妙之思也。」
6.荣耀、光彩。唐。刘驾 励志诗:「及时立功德,身后犹光明。仲尼亦为土,鲁人焉敢耕。」
7.有希望的。如:「光明大道」。
《國語辭典》:辉光(輝光)  拼音:huī guāng
光辉、光芒。《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漢語大詞典》:辉光日新(輝光日新)
易·大畜:“刚健篤实,辉光日新。” 高亨 注:“天之道刚健,山之性厚实,天光山色,相映成辉,日日有新气象。”后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至於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閫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 崔君 一人。”
《國語辭典》:秀气(秀氣)  拼音:xiù qì
灵秀之气。《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冠五行之秀气,迈三代之英风。」
《國語辭典》:秀气(秀氣)  拼音:xiù qi
1.形容气质优雅。如:「这女孩长得好秀气。」
2.形容物之灵巧轻便。如:「这花瓶挺秀气的。」
《漢語大詞典》:秀里秀气(秀里秀氣)
形容音色的清秀尖细。 沙汀 《卢家秀》:“主席个子高大,说话可秀里秀气的,过后才知道是 胡书记 。”亦作“ 秀声秀气 ”。 艾芜 《我的年青时代》五:“他就学着女人的腔调,窄起喉咙,秀声秀气地唱着。”
《漢語大詞典》:虹光
(1).彩色的光芒。 唐 高盖 《花萼楼赋》:“飞梁迴绕於虹光,藻井倒垂乎莲萼。”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有一次我跟人一起在黑夜里到浅海边上捕鱼,每一脚踩下去,海水就涌起了美丽的虹光,异常耀眼。”
(2).指虹的光彩。 明 顾瑛 《饯谢子兰分韵诗》:“回首虹光贯明月,新诗多付高飞鸿。”
《國語辭典》:精光  拼音:jīng guāng
1.明亮的光芒。《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北史。卷六。齐高祖神武帝本纪》:「目有精光,长头高权,齿白如玉。」
2.声名威望。《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晋书。卷一○○。陈敏传》:「金声振于江外,精光赫于扬楚。」
3.没有剩馀。《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又不会种田,又不会作生意,坐吃山崩,把些田地都弄的精光。」《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不消半个更头,四百多银子又输得精光。」也作「精空」。
《國語辭典》:熠耀(熠燿)  拼音:yì yào
1.光亮鲜明的样子。《诗经。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耀其羽。」唐。陈鸿《长恨传》:「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
2.萤火。《诗经。豳风。东山》:「町疃鹿场,熠耀宵行。」《文选。潘岳。秋兴赋》:「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