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令兄  拼音:lìng xiōng
对他人兄长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可惜令兄这样好人,与妾亡姊真个如胶似漆的。」
《分类字锦》:贤兄(贤兄)
杜甫 赠四兄诗 与兄行年挍一岁,贤者是兄愚者弟。
分类:兄弟
《漢語大詞典》:方兄
“孔方兄”之省称。指钱。 宋 杨万里 《食鹧鸪》诗:“方兄百辈买一隻,可惜羽衣锦狼藉。” 清 遁庐 《童子军·贿谳》:“万种奇寃万种愁,但得钱神事事休。方兄强似 孔 家 丘 。”参见“ 孔方兄 ”。
《國語辭典》:孔方兄  拼音:kǒng fāng xiōng
对钱的戏称。语本晋。鲁褒 钱神论:「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金瓶梅》第五六回:「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闪闪响当当的无价之宝,满身通麻了。」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他不过向孔方兄告得个长头假。」
《國語辭典》:大兄  拼音:dà xiōng
1.称谓。用以称长兄。《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从上入苑猎,与上同辇,常谓上『大兄』。」《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古辞。孤儿行》:「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2.对朋友的敬称。《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羽传》「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裴松之注引《蜀记》:「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
《漢語大詞典》:哲兄
对兄长的敬称。后多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曲周 之进,于其哲兄,俾率尔徒,从王于征。”《文选·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李善 注:“兄谓 灵运 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八:“倘作家书寄哲兄, 淮阴 重话七年情。”
《骈字类编》:两兄(两兄)
宋史太祖纪前卢县尉鄢陵许永年七十有五自言父琼年九十九两兄皆八十馀乞一官以便养因召琼厚赐之授永鄢陵令
《国语辞典》:兄妹  拼音:xiōng mèi
哥哥和妹妹。如:「他们兄妹俩相差八岁。」
《國語辭典》:师兄(師兄)  拼音:shī xiōng
1.比自己早受业于同师门的人。《西游记》第一九回:「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次日,来道士到神乐观寻他的师兄去了。」也称为「师哥」。
2.老师的儿子若年纪比自己大,称为「师兄」。也称为「师哥」。
《國語辭典》:兄长(兄長)  拼音:xiōng zhǎng
1.称谓。称哥哥。《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2.对同辈男性朋友的尊称。《西游记》第七十三回:「我们特来投兄长,望兄长念昔日同窗之雅,与我今日做个报冤之人!」
《骈字类编》:三兄
虬髯公传见一妹下之隋唐嘉话沈佺期以工诗著名燕公张说尝谓 曰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位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吾家三兄生于隋末有道无 作汾亭操盖孔子龟山之流也按三兄谓文中子
分类:三兄
《高级汉语词典》:乃兄
你的哥哥
《国语辞典》:老兄弟  拼音:lǎo xiōng di
称谓:(1)称年纪最小的弟弟。(2)对比自己年纪小的朋友的昵称。
《漢語大詞典》:外兄
(1).表兄。后汉书·来歙传:“ 君叔 虽单车远使,而陛下之外兄也。” 李贤 注:“ 光武 之姑子,故曰外兄也。”按, 君叔 ,字 歙 。隋书·皇甫绩传:“ 绩 三岁而孤,为外祖 韦孝宽 鞠养。尝与诸外兄博奕, 孝宽 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 绩 孤幼,特捨之。”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献上仆射相公》:“弱植叨华族,衰门倚外兄。”
(2).指同母异父兄。
《国语辞典》:如兄弟  拼音:rú xiōng dì
相亲相爱,如同兄弟。《史记。卷四二。郑世家》:「孔子尝过郑,与子产如兄弟云。」
《漢語大詞典》:族兄
同高祖兄弟的兄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长者。后汉书·刘玄传:“ 刘玄 字 圣公 , 光武 族兄也。”南史·谢恂传:“ 恂 子 孺子 ,少与族兄 庄 齐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曹司农 竹虚 言:其族兄自 歙 往 扬州 ,途经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