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8,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蓬蒿人
羁丱
弄梅
灯盏
顽劣
解角
髫稚
鸠车
垂髻
训蒙
浪船
占鳌头
嘎嘎
总丱
保保
《国语辞典》:蓬蒿人  拼音:péng hāo rén
困居草野,终其一生的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宋。贺铸〈小梅花。缚虎手〉词:「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漢語大詞典》:羁丱(羈丱)
犹羁角。丱,儿童发髻的样式。因以指童年。 唐 颜真卿 《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先生孩提则有殊异,晬日,独取孝经,如捧读焉。羈丱好静处诵习坟典。”新唐书·许王素节传:“方羈丱,即诵书日千言。”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 周茂源 釜山 ﹞有子名 纶 ,字 鹰垂 ,羈丱之年,尝誑客,以其诗杂 釜山 集中,客无以辨,由是著名。”参见“ 羈角 ”。
《漢語大詞典》:羁角(羈角)
(1).古代儿童的发式。语出礼记·内则:“翦髮为鬌,男角女羈。” 黄生 义府·男角女羁:“男则横分两髻如角,故曰角;女则两髻一前一復,如马首,故曰羈。”析言之男女不同,浑言之则无别。
(2).泛指童年。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或问:‘礼难以彊世?’曰:‘难故彊世。如夷俟倨肆,羈角之哺果而啗之,奚其彊?’”
《漢語大詞典》:弄梅
李白 《长干行》之一:“妾髮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遶牀弄青梅。”因以“弄梅”喻男女儿童间的天真亲昵。 宋 陈亮 《柳梢青》词:“鬭草风流,弄梅情分,教人思忆。”参见“ 青梅竹马 ”。
《國語辭典》:青梅竹马(青梅竹馬)  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
竹马,前端装上木制马头的竹竿,小孩夹在胯下当成马骑。「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的结伴嬉戏。语本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也指从小相识的伴侣。如:「他们两个是青梅竹马,感情非常好。」
《國語辭典》:灯盏(燈盞)  拼音:dēng zhǎn
油灯。《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绾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众咸异之。」《儒林外史》第一六回:「他便把省里带来的一个大铁灯盏,装满了油。」
《國語辭典》:顽劣(頑劣)  拼音:wán liè
愚顽且恶劣。《西游记》第一回:「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红楼梦》第三回:「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漢語大詞典》:解角
(1).脱角。说文·鹿部:“麚,以夏至解角。” 段玉裁 注:“《月令》仲夏之月日长至,鹿角解。” 汉 张衡 《南都赋》:“ 松子 神陂 ,赤灵解角。”《西游记》第五一回:“魔王使个蟒翻身, 大圣 却施鹿解角。”
(2).指包围已解除的一角。史记·匈奴列传:“於是 高帝 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 冒顿 遂引兵而去。”
(3).指太岁离开角星不在东方,春令已过。 唐 陈子昂 《饯陈少府从军序》:“尔其苍龙解角,朱鸟司辰。”
(4).解散丫角。丫角,丫结。儿童发式。借指青少年。 明 张居正 《七贤咏·阮步兵》:“解角风尘会,戢翼云林里。”
《漢語大詞典》:髫稚
亦作“ 髫穉 ”。 幼年;儿童。 宋 刘克庄 《上巳与二客游水月洞》诗:“高吟杂《骚》《选》,序酌逮髫穉。” 宋 蔡绦 西清诗话·非稚语:“ 鲁直 少警悟,八岁能作诗。送人赴举云:‘送君归去明主前,若问旧时 黄庭坚 ,謫在人间今八年。’此似非髫稚语矣。” 明 宋濂 《故茶陵贞母陈夫人谭氏墓志铭》:“髫稚之手,婉慧絶品。” 清 戴名世 《成烈妇传》:“子方髫穉,每从外塾归,烈妇不令须臾閒,督益力,子畏之如严师。”
分類:幼年儿童
《漢語大詞典》:鸠车(鳩車)
儿童玩乐之车。锦绣万花谷卷十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小儿五岁曰鳩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 宋 王黼 等《博古图》卷二七:“ 汉 鳩车、 六朝 鳩车,二器状鳲鳩形,置两轮间,轮行则鳩从之……为儿童戏。” 明 唐寅 《岁朝》诗:“鳩车竹马儿童市,椒酒辛盘姊妹筵。” 清 孙枝蔚 《忆昔篇寄示燕榖仪三子》诗:“忆昔为童子,神清嗜好寡,亦未戏鳩车,亦未乘竹马。”
《漢語大詞典》:垂髻
发髻下垂。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朕时年八岁,垂髻侍侧。”
《國語辭典》:训蒙(訓蒙)  拼音:xùn méng
教导刚入学的人或幼童。语本《书经。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唐。孔颖达。正义:「蒙,谓蒙稚卑小之称。」
《國語辭典》:浪船  拼音:làng chuán
1.飘荡于波浪中的船。《三国志。卷二六。魏书。满田牵郭传。田豫》:「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浪船。」
2.一种玩具。如船形,人坐其中,可以来回的摇荡。
《國語辭典》:占鳌头(占鰲頭)  拼音:zhàn áo tóu
科举时代称状元及第为占鳌头。参见「独占鳌头」条。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那其间占鳌头,占鳌头登上甲。」后亦泛指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如:「大家辛勤苦练,就是希望在这次决赛中占鳌头。」
《漢語大詞典》:嘎嘎
亦作“嘠嘎”。 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三侠五义》第五四回:“原来里面是个嘎嘎形儿,全无抓手,用油灰抹亮,惟独当中却有一缝,望时可以见天。 展爷 明白叫通天窟。”
《國語辭典》:总丱(總丱)  拼音:zǒng guàn
丱,小孩束发成两角的样子。总丱指童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
《國語辭典》:保保  拼音:bǎo bao
父母对小孩亲昵的称呼。有保护爱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