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8,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养身
字号
木马
童谣
歌童
两髦
打麦
儿语
奇童
里儿
小书
少儿
提孩
桐子
骑竹马
《國語辭典》:养身(養身)  拼音:yǎng shēn
保养身体。《列子。黄帝》:「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
《國語辭典》:养身父母(養身父母)  拼音:yǎng shēn fù mǔ
养育使之成人的义父母。《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这是你生身父母,我是你养身父母。」
《國語辭典》:字号(字號)  拼音:zì hào
以特用的文字及号码所作的号码。如:「公文字号」、「身分證字号」。
《國語辭典》:字号(字號)  拼音:zì hao
1.商店名称、招牌。《官话指南》卷二:「打算改什么字号呢?打算改裕成字号,你想好不好?」
2.商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这字号里面,你也是个东家。」
3.人的声誉、名望。《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大凡是绿林中的字号人儿,听得我邓九公在那里歇马,就连那方边左右的草茨儿也未必好意思的动一根。」
《國語辭典》:木马(木馬)  拼音:mù mǎ
1.一种木制马形的体操运动用具。高一公尺三十五公分,长一公尺六十公分。也称为「跳马」。
2.一种小孩玩具。形状像马,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國語辭典》:童谣(童謠)  拼音:tóng yáo
儿童吟唱的歌谣。《三国演义》第九回:「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漢語大詞典》:歌童
亦作“ 歌僮 ”。 以歌唱为生的儿童。后汉书·宦者传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晋书·贾充传:“歌僮舞女,选极一时。” 北周 庾信 《汉高祖置酒沛宫赞》:“还迎故老,更召歌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选剧》:“词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皆是暴殄天物。”
《漢語大詞典》:两髦(兩髦)
古代一种儿童发式,发分垂两边至眉,谓之“两髦”。《诗·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毛 传:“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饰也。” 唐 王建 《宋氏五女》诗:“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宋 苏轼 《和陶答庞参军》之四:“丱妙侍侧,两髦丫分。”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吴公辞亲》:“老身 周 氏 ,幼适 吴 门,梦断两髦,已经廿载,教传孤息,不惮三迁。”
《國語辭典》:打麦(打麥)  拼音:dǎ mài
1.小麦收割晒乾后,碾去外壳,称为「打麦」。
2.一种游戏。指小孩用手掌相拍打,作打麦声,嘴里唱著儿歌。《旧唐书。卷一五八。武元衡传》:「先是长安谣曰:『打麦麦打三三三』,既而旋其袖曰:『舞了也』。」
《国语辞典》:儿语(儿语)  拼音:ér yǔ
儿童使用的词汇和语言。如:「著急的母亲,只听见女儿儿语喃喃,却不知她所言为何。」
《國語辭典》:奇童  拼音:qí tóng
天资聪颖,才能优异的儿童。《后汉书。卷五七。杜根传》:「父安,字伯夷,少有志节,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炜曰:『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
《漢語大詞典》:里儿(里兒)
指乡里儿童。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分類:乡里儿童
《漢語大詞典》:小书(小書)
(1).指价值不大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周训》十四篇” 颜师古 注引 汉 刘向 《别录》:“人閒小书,其言俗薄。”南齐书·陆澄传:“ 贾氏 注《经》,世所罕习;《穀梁》小书,无俟两注。”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近见皇家所撰《晋史》,其所採亦多是短部小书,省功易閲者。”
(2).旧指儿童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老舍 《四世同堂》一:“老人在幼年只读过三本小书与六言杂字。”
(3).对己作之谦词。 宋 朱熹 《答赵提举善誉书》:“近又尝编一小书,略论象数梗概。”《〈许杰散文选集〉自序》:“我敬以这本小书,作为我对于祖国实现四化的献礼。”
(4).小字书写。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欲事干謁,则患不能小书,困於投刺。”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兰 遂小书其字繫於足上,燕遂飞鸣而去。”宋诗纪事卷九六引 明 郁逢庆 书画题跋记:“壁上小书一絶, 君謨 真迹也。”
(5).曲艺之一。 江 浙 一带俗称有说有唱的弹词为小书,以别于只说不唱的大书(评话)。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委顺子说书》:“平话一流,已见 宋 人小説中,而此技独盛行於 苏 ……《玉蜻蜓》《珍珠塔》《三笑》《白蛇传》之类曰小书。”
(6).装订成册的连环画。 茅盾 《子夜》六:“你总没说到我的一箱子小书!” 茅盾 《上海》三:“所谓‘小书’,是半图半字的小说,名为‘连环图画小说’。”
(7).小册子。 梁斌 《播火记》第二卷十九:“ 贾湘农 手里拿着一本小书,是《游击战术》。”
《漢語大詞典》:少儿(少兒)
(1).小儿。《方言》第一:“ 朝鲜 、 洌水 之间,少儿泣而不止曰咺。” 郭璞 注:“少儿,犹言小儿。”
(2).少年和儿童。《中国青年报》1983.2.24:“ 赵雪君 一心扑在少儿教育上。”
《漢語大詞典》:提孩
幼儿,儿童。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莫烦相属和,传示及提孩。”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胸无城府,光风霽月,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
分類:幼儿儿童
《漢語大詞典》:桐子
(1).梧桐树的果实。 唐 白居易 《云居寺孤桐》诗:“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2).油桐的果实。可榨桐油。
(3).儿童,童子。桐,通“ 童 ”。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学则正,否则邪,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漢語大詞典》:骑竹马(騎竹馬)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