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储蓄(儲蓄)  拼音:chú xù
积聚储存以备应用。《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节用储蓄,以备凶灾。」《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民间累经彦超搜括财帛之后,无甚储蓄。」也作「贮蓄」。
《漢語大詞典》:有奖储蓄(有奬儲蓄)
一种不计利息或仅给低利息,以省下来的利息作为奖金的储蓄。用摇奖的办法开奖,中奖者获得奖金。
《漢語大詞典》:邮政储蓄
由邮政机构举办的居民储蓄业务。始创于英国,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邮政机构都举办储蓄业务。其储蓄种类除一般银行办理的定期储蓄、活期储蓄外,还因邮政机构具有网点多等特点,有异地存取、全市通兑等储蓄。
《国语辞典》:强迫储蓄(强迫储蓄)  拼音:qiǎng pò chú xù
消费者被迫减少其部分消费的情况。造成的原因有:一、物价较工资上升快,使实质所得下降而减少实质消费。二、公司保留未分配盈馀,使股东无法据以消费。三、政府将对国民课税收入用于投资。四、战时政府将国民的部分所得冻结而不准消费等。
《国语辞典》:国民储蓄奖券(国民储蓄奖券)  拼音:guó mín chú xù jiǎng quàn
政府为鼓励储蓄、投资,而对外发行的一种可对奖又可保值还本的奖券。每张有固定的期限,期限内可多次对奖,期限一到即可换回本金。
《国语辞典》:储蓄券(储蓄券)  拼音:chú xù quàn
因应投资人储蓄目的而发行的债券。发行储蓄券吸收了大量民间资金,可藉以收缩货币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国语辞典》:储蓄存款(储蓄存款)  拼音:chú xù cún kuǎn
个人或非营利法人,以积蓄资金为目的,凭存摺或存单提取之小额存款。是储蓄银行或银行储蓄部吸收自社会大众的零星存款,分为活期储蓄存款与定期储蓄存款。
《漢語大詞典》: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的一种办法。即职工在职时分月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退休后由保险公司按月发给养老金。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采用这一办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开办这一业务。
《國語辭典》:储蓄银行(儲蓄銀行)  拼音:chú xù yín háng
以便利公众,奖励节俭储蓄为目的而设置的银行。其吸收一般大众的零星存款,并付予利息,与一般商业银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