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辟陋
(1).边远偏小。左传·昭公十九年:“ 晋 之伯也,邇於诸 夏 ,而 楚 辟陋,故弗能与争。”《淮南子·修务训》:“今使人生於辟陋之国,长於穷櫩漏室之下,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 高诱 注:“辟,远也;陋,鄙小也。”《汉书·高帝纪下》:“大王起於细微,灭乱 秦 ,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 汉中 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
(2).偏执鄙陋。荀子·礼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説入焉而丧。”
《漢語大詞典》:偏吝
偏执鄙吝。宋书·隐逸传·周续之:“心无偏吝,真高士也!”
分類:偏执鄙吝
《漢語大詞典》:阨僻
(1).狭隘偏执。文选·扬雄〈羽猎赋〉:“狭三王之阨僻,嶠高举而大兴。” 李善 注:“ 郑氏 曰:‘阨僻,陋小也。’”
(2).狭小偏斜。 晋 成公绥 《啸赋》:“狭世路之阨僻,仰天衢而高蹈。”
《漢語大詞典》:偏介
孤高偏执。宋书·隐逸传论:“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南齐书·袁彖传》:“今栖遁之士,排斥皇王,陵轢将相,此偏介之行,不可长风移俗。”
分類:孤高偏执
《漢語大詞典》:偏闇
偏执昏愦。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或曰此其利益,专在求者,而供者不蒙其利,翻受其害。此又偏闇之论也。”
分類:偏执昏愦
《漢語大詞典》:僻滞(僻滯)
偏执拘泥。新唐书·元稹传:“又以僻滞华首之儒备侍直、侍读,越月踰时不得召。”
《漢語大詞典》:拘学(拘學)
拘泥偏执之学。史记·游侠列传:“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儕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明 何景明 《何子·心迹》:“夫拘学不假於绳尺之外,浅见不及於衣带之下。”
分類:拘泥偏执
《漢語大詞典》:滞隅(滯隅)
谓偏执一端。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赞:“举端自理,滞隅则失。” 李贤 注:“滞隅谓偏执一隅也。”
《漢語大詞典》:僻憃
偏执痴呆。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伏望恕臣愚陋僻憃之罪,而收其恳款诚至之心,天下之幸,非臣之幸也。”
分類:偏执痴呆
《漢語大詞典》:僻固
偏执,固执。 宋 欧阳修 《梅圣俞墓志铭》:“至於他文章皆可喜,非如 唐 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
分類:偏执固执
《漢語大詞典》:撇古
执拗,偏执。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河西款檄》:“些娘大的 小河西 生性儿撇古,东瓜大的小西瓜瓤红子乌,刺蜜样香甜冰雪髓。”
分類:执拗偏执
《漢語大詞典》:左脾气(左脾氣)
偏执怪僻的脾气。参见“ 左性 ”。
《國語辭典》:左性  拼音:zuǒ xìng
偏执怪僻的性情。《红楼梦》第四六回:「如今又听邢夫人如此的话,便知他又弄左性,劝了也不中用。」也称为「左性子」。
《国语辞典》:古憋  拼音:gǔ biē
性情怪僻、偏执。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我丑则丑刁决古憋,不由我见官人便心邪,我也立不的志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那高愚溪心性古憋,便接也不肯去了。」
《漢語大詞典》:偏忮
偏执忌刻。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郑峚阳:“以 庄烈帝 之偏忮, 温体仁 狠贼,锻成此狱,可谓奇寃。”
分類:偏执忌刻
《漢語大詞典》:僻鄙
偏执鄙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对:“好仁厚而恶浅薄,就善人而远僻鄙,则心悦矣。”
分類:偏执鄙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