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遐僻
边远偏僻之地。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那能访遐僻,还復寄琼瓌。”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一》:“ 东山 之 圣泉 , 金陵 蒋山 之 八功德泉 , 摄山 之 珍珠泉 ,皆甘冽异常,其它难以枚举;但在穷乡遐僻,无人鑑赏耳。” 清 薛福成 《创开中国铁路议》:“如是而不联遐僻於呼吸,变贫弱为富强者,未之有也。”
分類:边远偏僻
《國語辭典》:僻巷  拼音:pì xiàng
幽僻的巷子。如:「深夜在僻巷里走,总是令人提心吊胆。」
《漢語大詞典》:山州
多山的州郡。泛指偏僻的地方。 唐 刘禹锡 《送鸿举师游江南》诗:“山州古寺好闲居,读尽龙王宫里书。” 宋 文同 《可笑口号》之七:“可笑山州为刺史,寂寥都不是川城。” 元 王恽 《奉酬绍开外郎》诗:“何当偿宿愿,相望两山州。”
分類:州郡偏僻
《漢語大詞典》:别径(别徑)
偏僻的小路。六韬·战车:“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 宋 陆游 《渔家》诗:“钓收鷺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西游补》第十三回:“两个又走过 翠围峰 ,寻条别径,竟到 緑竹洞天 。”
分類:偏僻小路
《漢語大詞典》:深险(深險)
(1).深沉阴险。北史·文苑传·温子昇:“ 子昇 外恬静,与物无竞,言有準的,不妄毁誉,而内深险,事故之际,好豫其间,所以终致祸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里人 张某 ,深险诡譎,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
(2).更加危险。易·坎“初六,习坎,入於坎窞,凶” 宋 程颐 传:“柔弱无援,而处不得当,非能出乎险也,唯益陷於深险耳。”
(3).偏僻险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 策 虽有 会稽 、 吴郡 、 丹阳 、 豫章 、 庐江 、 庐陵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宋史·兵志四:“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漢語大詞典》:远绝(遠絶)
边远偏僻。 宋 晁补之 《照碧堂记》:“及其脱然去之也,亦不必山林远絶之地。”
疏远隔绝。《汉书·刘向传》:“远絶宗室之任,不令得给事朝省,恐其与己分权。”晋书·五行志中:“案 周 礼传国以胤不以勋,故虽 公旦 之圣不易 成王 之嗣,所以远絶覬覦,永一宗祧。”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惟棕黑二种与白人远絶,真难为合者也。”
《國語辭典》:角头(角頭)  拼音:jiǎo tóu
1.处所、方位。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来到这角头上闹市中。左右那里?唤刽子手将那两个贼犯绑将过来!」
2.泛指各地恶势力的首领人物。如:「此次扫黑行动,逮捕了不少各地的角头。」
《漢語大詞典》:隐幽(隱幽)
(1).幽静偏僻。 明 李东阳 《天津卫城修造记》:“登眺之际,神疎心畅,瞻宫闕之尊崇,览畿甸之高腴。周諏隐幽,则嚣鬨不生。”
(2).深奥隐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引:“掇遗逸,抉隐幽,榷嚮方,树惩劝,作博议,其曰《华阳》。”
《漢語大詞典》:偏隅
(1).一方之地;一隅之地。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张天锡 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 河 右,叛换偏隅。”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
(2).指偏僻的地方。 曹亚伯 《保路运动》:“ 四川 僻处偏隅,情形不能外达。”
(3).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 明 王廷相 《石龙集序》:“其为志也,得其偏隅而迷其综括,欲周天下之变难矣。”
《國語辭典》:背道  拼音:bèi dào
1.僻静的道路。《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黑风岗是条背道,赶到那里,大约天也晚的时候了!」
2.与正确的方向相反。如:「背道而驰」。
《國語辭典》:背道而驰(背道而馳)  拼音:bèi dào ér chí
朝著相反方向奔驰。常比喻所要到达的目标和实际进行的方向完全相反。如:「从台中到台北,车子应朝北开,你却上了往南车道,这不是背道而驰吗?」「想考上大学就该勤奋读书,而你现在却整天到处晃荡,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漢語大詞典》:弊邑
(1).偏僻的小城镇。 晋 左思 《吴都赋》:“习其弊邑而不睹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2).古代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出生或出守之地的谦称。战国策·秦策二:“ 赵王 喜,乃案兵告於 秦 曰:‘ 齐 以 阳武 赐弊邑而纳 顺子 ,欲以解伐,敢告下吏。’”战国策·西周策:“ 韩庆 为 西周 谓 薛公 曰:‘……君不如令弊邑阴合於 秦 而君无攻,又无藉兵乞食。’” 宋 欧阳修 《与王郎中道损书》:“值某迁郡 淮南 ,扶挈老幼,凡再登舟,再出陆,始至弊邑。”
《國語辭典》:褊陋  拼音:biǎn lòu
见识狭小浅陋。《史记。卷二三。礼书》:「其貌诚大矣,擅作典制褊陋之说,入焉而望。」《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臣等闻学褊陋,不能明。」
《漢語大詞典》:地隐(地隱)
谓隐居于偏僻之地。 隋 王通 《文中子·周公篇》:“ 薛收 问隐。子曰:‘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 阮逸 注:“辟地山林,高身全节。”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谁知地隐人,时来一行药。”
分類:隐居偏僻
《漢語大詞典》:山吏
偏僻地区的小吏。 唐 项斯 《送顾少府》诗:“渔舟县前泊,山吏日高衙。” 宋 梅尧臣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出饯陪双旆,方 蘄 歷广鄽,始生山吏敬,颇释利途邅。”
《漢語大詞典》:穷壤(窮壤)
贫穷而偏僻的地方。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公度 ( 黄遵宪 )生於 嘉应州 之穷壤。”
分類:贫穷偏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