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背城借一  拼音:bèi chéng jiè yī
与敌人决一死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宋。苏轼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冈。」也作「背城一战」。
《國語辭典》:东挪西借(東挪西借)  拼音:dōng nuó xī jiè
四处向人借贷,筹集款项。《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呀呀呼!兄弟若不是的顶真,都像这样东挪西借起来,那里还能撑得起这个局面?」也作「东挪西凑」。
《漢語大詞典》:抵借
以财产货物等作押向人贷款。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他就瞒了父亲,背地将田产各处抵借银子。”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四三回:“如敝国需借款造路,或抵借外债,可先向贵国资本家商议。” 茅盾 《子夜》七:“ 朱吟秋 也在和 老赵 接洽,想把他的机器抵借十几万来还我们这边一个月后到期的茧子押款。”
《漢語大詞典》:垫借(墊借)
垫付,暂借。 郭沫若 《初出夔门》四:“沿途的车费和到 日本 后的短期间的费用,希望由 张 暂时垫借。”
分類:垫付
《漢語大詞典》:千里借筹(千里借籌)
秦 末 楚 汉 相争, 郦食其 劝 刘邦 立六国后代,共同攻 楚 。 邦 方食, 张良 入见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意谓借 刘邦 吃饭用的筷子,以指画当时形势。事见史记·留侯世家。藉,汉书·张良传作“借”。后以“千里借筹”比喻不远千里而来替人谋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受君恩爵封列侯,镇 江 淮 千里借筹。”
《分类字锦》:难借羽翰(难借羽翰)
王安石 汜水寄和甫诗 洒血秪添波浪起,脱身难借羽翰追。
分类:
《漢語大詞典》:凭城借一(憑城借一)
背城借一。谓与敌决一死战。《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参见“ 背城借一 ”。
分類:决一死战
《國語辭典》:背城借一  拼音:bèi chéng jiè yī
与敌人决一死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宋。苏轼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冈。」也作「背城一战」。
《漢語大詞典》:三班借职(三班借職)
宋 代武臣的最低职级。详“ 三班奉职 ”。 宋 梅尧臣 《碧云騢》:“﹝ 范仲尹 ﹞自中书録事出,合为供奉。 许公 怒 仲尹 刺探事令 仲淹 知,故祇与三班借职。”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被黜者受三班借职:“ 石曼卿 登科,有人讼科场,覆考落数人, 曼卿 是其数……符至追所赐誥牒靴服,数人皆啜泣而起, 曼卿 独解靴袍还入,露体戴幞头,语笑终席而去。次日,被黜者皆受三班借职。 曼卿 为一絶句云:‘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録事参,从此罢称乡贡进,直须走马东西南。’”
分類:武臣职级
《漢語大詞典》:善后借款合同
又称“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消灭南方革命势力所订的外债合同。1913年袁以办理“善后”为名,派人同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借款总额为二千五百万英镑,四十七年偿清,本息共计六千七百余万英镑。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规定盐税征收由外国人协管,从此盐税被外人控制。
《分类字锦》:君子借光
李邕 日赋 与圣人兮齐朗,宜君子兮借光。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卡借
谓故意刁难,卡住不借。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惟农会势盛地方,地主惧怕‘共产’,完全‘卡借’,农村几无放债的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地主‘卡借’,农民因借钱而企图组织‘借贷所’的,亦所在多有。”
《分类字锦》:酒借朱颜(酒借朱颜)
陆游 行饭暮归诗 笑唤筇枝扶蹇步,聊凭村酒借朱颜。
分类:老寿
《國語辭典》:假借义(假借義)  拼音:jiǎ jiè yì
凡字义基于读音同或音近之关系,以一字表另一语义而产生与本义无关者,称为「假借义」。如《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的「蚤」字,本义为跳蚤,后因与「早」同音而被借作早起之早。
《分类字锦》:减香借菊(减香借菊)
徐铉 题殷舍人宅木芙蓉诗 似含情态悲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
分类:木芙蓉
《漢語大詞典》:揭借
借贷。白雪遗音·马头调·讨饭:“欲待揭借,没人给我。”《醒世姻缘传》第二九回:“成十朝半月没有肉吃,不放在心上,只是有了田鸡的时候,就是揭借了钱债,买一斤半斤,或煎或炒,买半壶烧酒,吃在肚里才罢。”
分類: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