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正用情借
正为有正当用途托情借债
《漢語大詞典》:周借
周转性的借贷,没有利息。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只有个别村,普通中农有周借出几斗粮的。”
《漢語大詞典》:运筹借箸(運籌借箸)
同“ 运箸 ”。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难道就束手待毙不成!休僝僽,少不得要运筹借箸,勉护神州。”参见“ 运箸 ”。
《漢語大詞典》:运箸(運箸)
典出史记·留侯世家:“ 汉王 方食,曰:‘ 子房 前!客有为我计橈 楚 权者。’具以 酈生 语告,曰:‘於 子房 何如?’…… 张良 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后以“运箸”指运筹计谋。 清 钮琇 觚賸·雪遘:“由是 六奇 ( 吴六奇 )运箸之谋,所投必合,扛鼎之勇,无坚不破。”
《漢語大詞典》:长借马(長借馬)
指 唐 代翰林学士初入翰林院时,官府所赠的马。说郛卷六引 唐 李肇 翰林志:“学士初入院,赐马一疋,谓之长借马。”
《國語辭典》:摘借  拼音:zhāi jiè
向人借贷。如:「他的自尊心很强,绝不肯向人开口摘借钱财。」
《漢語大詞典》:探丸借客
汉书·酷吏传·尹赏:“ 长安 中姦猾浸多,閭里少年羣辈杀吏,受賕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以“探丸借客”喻游侠杀人报仇。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亦省作“ 探丸 ”、“ 探黑白 ”。 明 何景明 《游猎篇》:“ 五陵 侠少夜相遇,探丸杀吏还惊辟。” 清 唐孙华 《赠商州丞》诗:“纷纷胠篋与探丸,白昼公然敢揭竿。” 夏敬观 《和左南生觚社七咏》之二:“何似里中探黑白,少年羣辈攫公卿。”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久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分类字锦》:僮因借顽(僮因借顽)
姚合 客游旅怀诗 客行无定止,终日路岐闻。马为赊来贵,僮因借得顽。
分类:羁旅
《漢語大詞典》:通借字
即通假字。《辞书研究》1980年第1期:“所谓通借字,大概说来,其字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在某些文章的语句中用来替代或代表本字。”参见“ 通假字 ”。
《漢語大詞典》:通假字
指字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用来代替本字的字。
《漢語大詞典》:息借
出利息借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九月初六日度支部大臣载泽等奏折》:“为军需紧急,供给不敷,息借洋款,以资要用。”
分類:利息借债
《国语辞典》:使用借贷(使用借贷)  拼音:shǐ yòng jiè dài
为当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而约定他方于无偿使用后返还其物之契约。
《国语辞典》:国际贷借(国际贷借)  拼音:guó jì dài jiè
国与国,或国民与外国人民间因经济上、外交上及其他国际间的交通,而发生的借贷关系。
《国语辞典》:馆际互借(馆际互借)  拼音:guǎn jì hù jiè
图书馆间可互借彼此藏书的合作方式。
《国语辞典》:附会假借(附会假借)  拼音:fù huì jiǎ jiè
依附会合,相托假借。如:「他这次发表的论文,说理精辟,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
《国语辞典》:孔明借箭  拼音:kǒng míng jiè jiàn
赤壁之战时,孔明以快船、布幔、束草等物,利用夜晚大雾曹军不敢迎战的心理,得到曹军弓弩手乱射的箭十万馀枝,为小说家虚构的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国语辞典》:借茶活捉  拼音:jiè chá huó zhuō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宋江纳阎惜姣为妾,兴建乌龙院使居之。张文远偶过乌龙院,以借茶为名,与阎惜姣私通苟合。宋江怒而杀阎,阎鬼魂夜至张文远处,拟续前情,张知其已死,惊惧却之,被阎活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