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借故  拼音:jiè gù
假借某事为理由。如:「他一向不喜欢参加这类应酬,便借故离开了。」
《分类字锦》:借笏
司空图 华下乞归诗 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趁朝参。
分类:
《漢語大詞典》:借枢(借樞)
把全局的关键交给别人去掌握。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 操 ,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
《漢語大詞典》:借征(借徵)
谓预征他年田赋。清史稿·食货志二:“军兴以后, 四川 等省,办理借徵,以充兵餉。 裕瑞 奏请劝諭绅民,按粮津贴,罢借徵。”
分類:田赋
《漢語大詞典》:续借
准予或获得新的使用期。例如:续借这本图书馆的书两星期。
分類:准予获得
《國語辭典》:租借地  拼音:zū jiè dì
一国于约定期限内以租借方式,向他国取得管辖权的地区。租借国多凭以武力或不平等条约强占租借地,但出租国对被外国所租借之地区仍保有最后的主权,可于约定期满后将之收回。
《国语辞典》:借提  拼音:jiè tí
法院法官、检察署检察官,为审理或侦讯案件之必要,传唤受刑人或受羁押之人,并以传票通知执行监狱或看守所,将受刑人或受羁押之人提庭讯问。借提人犯不得外宿,当晚必须解还;若借往远地查證,当天无法赶回,则应寄押于当地之监所,次日清晨再行提出。司法警察为办理案件需要,亦得向法院声请借提人犯。
《漢語大詞典》:庇借
保护帮助。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 维 方将应举,具其事言於 岐王 ,仍求庇借。”
分類:保护帮助
《漢語大詞典》:撮借
借取。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时 安居 初到任,乃於库中撮借官绢四百疋,赠与 保安 。”
分類:借取
《國語辭典》:典借  拼音:diǎn jiè
用物品向人抵押借贷金钱。《通俗常言疏證。货财。花销》引《愿体集》:「向之繁文缛节,转眼皆空,今之典借花销,俱成实累。」
分類:土地房屋
《漢語大詞典》:赁借(賃借)
租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干局》:“以钱鏹分俵关厢铺店,赁借楼屋腰簷瓦若干。”
分類:租借
《漢語大詞典》:流借
(1).暂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赦前流借钱粮。”
(2).即现代所谓货币流通。《续资治通鉴长编·宋神宗熙宁十年》:“钱利於流。借十室之邑有钱十万,而聚於一人之家,虽百岁,故十万也。贸而迁之,使人饗十万之利,遍於十室,则利百万矣。迁而不已,钱不可胜计。”此为世界上较早出现的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流通数量关系的理论。
《漢語大詞典》:借办(借辦)
(1).借取。《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我从丈人家借办得几贯钱来,养身活命,不争你偷了我的去,却是怎的计结!”
(2). 明 代都城居民的杂项科派之一,即按规定向官府无偿地供应某些器物用品。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置都城之内外,名曰坊厢,有人丁而无田赋,止供勾摄,而无徵派……拨供应器物等用者,名借办。”
《国语辞典》:借单(借单)  拼音:jiè dān
向人借取财物时所写的书面凭證,由出借人保存。
《漢語大詞典》:借救
求取救援。战国策·东周策:“ 颜率 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於 齐 。’”
分類:求取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