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绿荷相倚恨
倚伏
倚新妆
倚马雄才(又作:倚马成章)
琼树倚(又作:蒹葭倚玉树 ...)
閒倚梧桐
倚梧桐
可怜独倚新妆
忧端倚柱东邻女
倚麻
明皇倚太真
十二阑干閒倚遍(又作:倚遍栏杆曲)
倚相书(又作:世间倚相 ...)
玉树与蒹葭相倚
相关人物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庾公楼:指风流儒雅之场所。唐卢纶《送申居正字往湖南迎亲……》:“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楼应伴庚公闲。”
遥想高楼上,唯君对庾公。 司空曙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阎别驾
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傥有登楼望,还应伴庾公。 戴叔伦 送万户曹之任扬州便归旧隐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李端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李逢吉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值之作
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李郢 上裴晋公
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杜甫 树间
自公多暇延参佐,江汉风流万古情。 杜甫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一
江山胜他郡,闲赋庾楼诗。 杜荀鹤 送友人牧江州
沧州值康乐,明月向元规。 杨巨源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
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杨牢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
相思玩华彩,因感庾公楼。 权德舆 初秋月夜中书宿直因呈杨阁老
待月登庾楼,排云上萧寺。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 权德舆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卢纶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戏简前历阳李明府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卢纶 送邓州崔长史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庾亮楼何厄,陈蕃榻更崇。 窦庠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庾楼。 窦巩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罗隐 送郑州严员外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之二
庾楼清赏处,吟彻曙钟看。 郑谷 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郑谷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双旌相望处,月白庾公楼。 郑谷 送人之九江谒郡侯苗员外绅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熟知其极?
相关人物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部。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辞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晓拂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庄。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龟年遽以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玻璃七宝盏,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领歌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敛绣巾重拜上。龟年常语于五王,独忆以歌得自胜者,无出于此,抑亦一时之极致耳。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会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此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反拳拳如是?」太真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真颇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
相关人物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閒得利。」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志》曰:「玄为黄门侍郎,与毛曾并坐。玄甚耻之,曾说形于色。」
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于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正始初,曹爽辅政。玄,爽之姑子也。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
共济已惊依玉树,随流还许醉金觞。 刘威 晚春陪王员外东塘游宴
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 孟郊 子庆诗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李端 慈恩寺怀旧
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 李贺 答赠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杨凝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倚玉翻成难,投砖敢望酬。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钱起 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有令誉因美之)
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 鲍溶 寄薛膺昆季
相关人物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晋·郭象注:「夫神不休于性分之内,则外矣;精不止于自生之极,则劳矣。故行则倚树而吟,坐则据梧而睡,言有情者之自困也。」唐·成玄英疏:「槁梧,夹膝几也。惠子未遗筌蹄,耽内名理,疏外神识,劳苦精灵,故行则倚树而吟咏,坐则隐几而谈说,是以形劳心倦,疲怠而瞑者也。」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清平调词三首〉其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步。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子乃曰妇人无与者,何哉!」邻妇谢曰:「子之所虑,非妾所及。」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君子曰:「远矣,漆室女之思也!」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之谓也。
忧葵:指对国事关心,或指女大当嫁。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相关人物
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嗅其艳,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相关人物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相关人物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志》曰:「玄为黄门侍郎,与毛曾并坐。玄甚耻之,曾说形于色。明帝恨之,左迁玄为羽林监。」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2).操琴。《庄子·齐物论》:“ 惠子 之据梧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梧,琴也。’ 崔 云:‘琴瑟也。’” 明 徐渭 《览越篇》序:“便引吭而鸣,响溢於据梧扣竹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