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5,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风候
候气
等候
候问
边候
参候
候风
雨候
候天
问候
来候
候明
候暖
人候
届候
《國語辭典》:风候(風候)  拼音:fēng hòu
气候。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
《漢語大詞典》:候气(候氣)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律管候气:“ 北齐 神武 霸府田曹参军 信都芳 ,世号知音,能以管候气。”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候气推黄鐘,攷风定六律。”
《國語辭典》:等候  拼音:děng hòu
等待。《红楼梦》第六四回:「只见李纨、凤姐、宝钗、黛玉、迎、探、惜等早在中堂等候。」《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便嘱咐儿子、学生,先往天仙等候,自己到万年春转一转就来。」
分類:等候等待
《國語辭典》:候问(候問)  拼音:hòu wèn
问候、问安。《汉书。卷四五。蒯通传》:「赵武信君不知通不肖,使人候问其死生。」《儒林外史》第一回:「时知县又办了几样礼物,送与危素,作候问之礼。」
《漢語大詞典》:边候(邊候)
(1).边吏;边守。韩非子·说林上:“ 子胥 出走,边候得之, 子胥 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 王先慎 集解:“候,吏也。《吴越春秋》作‘关吏欲执之’。”《陈书·高祖纪上》:“三山 獠 洞,八角 蛮 陬,逖矣水寓之乡,悠哉火山之国, 马援 之所不届, 陶璜 之所未开,莫不惧我王灵,争朝边候。”
(2).古代边境上伺望侦察的土堡,哨所。《南齐书·孔稚珪传》:“ 建元 之初,胡尘犯塞, 永明 之始,復结通和,十餘年间,边候且息。” 唐 长孙佐辅 《陇西行》:“早晚边候空,归来养羸卒。” 宋 张方平 《河北都转运使工部郎中张昷之可兵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三司户部副使》:“今边候多警,戎车未脱,凡物才之充屈,生齿之耗登。”
(3).边境的侦察人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时 吠舍釐王 闻 频毘娑罗王 野处 寒林 ,整集戎旅,欲袭不虞。边候以闻,乃建城邑。”
(4).边地的时令节气。 唐 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
《漢語大詞典》:参候(參候)
(1).观察验证。后汉书·郎顗传:“时卒有暴风, 宗 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魏书·律历志上》:“然天道盈虚,岂曰必协,要须参候是非,乃可施用。”
(2).谓问候尊长。周书·尉迟迥传:“大长公主年高多病, 迥 往在京师,每退朝参候起居,忧悴形於容色。” 宋 曾巩 《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
《漢語大詞典》:候风(候風)
观测风向。《淮南子·齐俗训》“辟若俔之见风也” 汉 高诱 注:“俔,候风者也。”
《漢語大詞典》:雨候
下雨的征兆。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苏州 贞元 中,有义师状如风狂……垢面不洗,洗之輒雨, 吴中 以为雨候。”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占雨石:“学士 苏頲 有锦纹花石,鏤为笔架,尝置於砚席閒,每天欲雨,即此石架津出如汗,逡巡而雨。 頲 以此常为雨候。”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广成祠 在山麓,其巔有洞穴如盎,每将风雨,则一白犬自穴出。田夫以为雨候。”
分類:下雨征兆
《漢語大詞典》:候天
占验天象,以卜吉凶祸福。
《國語辭典》:问候(問候)  拼音:wèn hòu
探问人的起居,是客套的常礼。《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因主人家托著选几篇文章,要替他赶出来发刻,所以有失问候。」《红楼梦》第四八回:「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
《韵府拾遗 宥韵》:来候(来候)
后汉书陈蕃传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分类字锦》:候明
鲍照飞蛾赋仙鼠伺暗飞蛾候明均灵舛化诡欲齐生
分类:杂虫
《分类字锦》:候暖
章孝标 田家诗 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
分类:耕穫
《漢語大詞典》:人候
监视者。北史·隋房陵王勇传:“帝惑之,遂疏忌 勇 。迺於 玄武门 达 至德门 量置人候,以伺动静,皆随事奏闻。”
分類:监视
《漢語大詞典》:届候
届时。 宋 王禹偁 《谢赐御制月诗表》:“当中秋之届候,翫素月之流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