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打不倒
不能征服的。例如:坚持正义的人是打不倒的。
不可能被打倒的。例如:我这么有劲谁也打不倒。
《國語辭典》:矬倒  拼音:cuó dǎo
身子缩倒作一团。《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这些手下人也被道人和尚们大碗头劝著,一发不顾性命,吃得眼定口开,手痑脚软,做了一堆矬倒。」
《漢語大詞典》:弃甲倒戈(棄甲倒戈)
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三国演义》第四六回:“若是这个月破的,便破;若是这个月破不的,只可依 张子布 之言,弃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徐庶成真:“俄而,众贼麕至,某将仓卒拔剑,剑即飞去。须臾,贼众纷纷众甲倒戈而北。”
《國語辭典》:墙倒众人推(牆倒眾人推)  拼音: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谚语)比喻人若一旦失势,则众人皆排挤、攻讦他。《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他虽好性儿,你们也该拿出个样儿来,别太过逾了,『墙倒众人推』。」
《漢語大詞典》: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牆頭一棵草,風吹兩邊倒)
亦作“墻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 喻人无主见或立场,一味顺随外界情势而变换态度。 梁斌 《翻身纪事》二一:“如今世界,你算是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保住身子骨儿是大事!”
《漢語大詞典》:前徒倒戈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书·武成》:“前徒倒戈,攻於后以北,血流漂杵。” 明 邵璨 《香囊记·授诏》:“纷纷 犬戎 ,落落 氐 羌 种。空有聚蚁屯蠭,看前徒倒戈自攻。” 郭沫若 《屈原研究》三:“当兵的结果,故惹起‘前徒倒戈’的悲剧,便是俘虏兵掉头,或奴隶叛变。”
《漢語大詞典》:七病八倒
形容体弱多病。 林斤澜 《母女》:“社里还是不准,说孩子姥姥有年纪了,还七病八倒的。”
《漢語大詞典》:七老八倒
形容年老体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分類:年老
《漢語大詞典》:七倒八歪斜
形容坐态不端正。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
分類:不端端正
《國語辭典》:七颠八倒(七顛八倒)  拼音:qī diān bā dǎo
1.纷乱。《朱子语类。卷五一。孟子。梁惠王下》:「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家下人等见凤姐不在,也有偷閒歇力的,乱乱吵吵已闹的七颠八倒,不成事体了。」
2.形容晕头转向,神魂颠倒。《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只为这冤家害的我一丝两气,七颠八倒。」
《漢語大詞典》:骑驴倒堕(騎驢倒墮)
典出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华山 隐士 陈摶 ……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 汴州 。中途闻 艺祖 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於是定矣。’遂入 华山 为道士。”后以“骑驴倒堕”形容太平之世。 清 钱谦益 《徐大于王闻诏枉诗见贺奉答》之二:“骑驴倒堕君休笑,圣世今真作幸人。”
分類:太平平之
《國語辭典》:穷途潦倒(窮途潦倒)  拼音:qióng tú liáo dǎo
形容走投无路,失意不得志。如:「他的一生,称得上是坎坷多蹇,穷途潦倒。」
《漢語大詞典》:顷倒(頃倒)
(1).倒下。《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虽然打强且祗(抵)敌,终竟悬知自顷倒。”
(2).谓令人十分佩服或爱慕。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 蒋叔起 ﹞每读余诗,輒击节不置,谓当代不得不以此事相推。余甚媿之。此诗(指 蒋 诗)亦极顷倒。”
《國語辭典》:穷愁潦倒(窮愁潦倒)  拼音:qióng chóu liáo dǎo
穷困愁苦,失意不得志。如:「许多成功者在未成名之前,也曾尝过穷愁潦倒的滋味。」
《國語辭典》:轻重倒置(輕重倒置)  拼音:qīng zhòng dào zhì
倒,颠倒。置,放置。轻重倒置指将重要与不重要的位置或事情颠倒。《明史。卷一八九。孙磐传》:「夫女诬母仅拟杖,哲等无罪反加以徒,轻重倒置如此,皆东厂威劫所致也。」
分類:不重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