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食禄
(1).享受俸禄。史记·循吏列传:“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 宋 司马光 《范景仁传》:“ 景仁 时年六十三,因上言:‘即不用臣言,臣无颜復居位食禄。’”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三:“奴隶可以赏赐,其意如后人之食禄。”
(2).迷信者称人一生中注定应享之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復扣平生食禄,遂於袖中出大帙示之。”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躬行:“有官禄者减官禄,无官禄者减食禄。”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也不久了!虽然活了二十五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衣禄食禄也算全了。”
《國語辭典》:好官  拼音:hǎo guān
1.职位、俸禄较好的官职。《宋史。卷二五八。曹彬传》:「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2.廉明公正的官吏。《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从龙世家,在南河的时候,不肯赚朝廷一个大钱,不肯叫百姓受一分累,是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真是金山也似的人。」
《漢語大詞典》:气禀(氣稟)
见“ 气稟 ”。
亦作“ 气禀 ”。 谓受之于气。韩非子·解老:“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稟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后世用以指人生来就有的气质。《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宋 朱熹 集注:“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明史·儒林传二·刘邦采:“刮磨砥礪,以融气稟,絶外诱。”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有生之后,虽气稟物欲相窒相梏,而克自修治,即可復健顺之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録,与气稟未失之农人。”
亦作“ 气禀 ”。 即饩廩。俸禄。 章炳麟 《秦政记》:“ 明 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虽不与政柄,而公卿为伏謁;耳孙疏属,皆气稟於县官。”
《漢語大詞典》:薄禄
(1).菲薄的俸禄。 唐 杜甫 《客堂》诗:“上公有记者,累奏资薄禄。” 宋 曾巩 《游鹿门不果》诗:“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 宋 秦观 《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薄禄养亲甘旨少,满包时赖故人供。”
(2).福薄,福分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復得此妇……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國語辭典》:料钱(料錢)  拼音:liào qián
1.唐宋职官薪制中,除官俸外,另给的粮食或折换的钱。唐。白居易〈首夏〉诗:「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
2.材料的费用。《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凤梧连忙换上,走到著衣镜前一照,觉得自己丰度翩翩,竟是个羊车中人物了。忙问湘兰一共是多少料钱?多少工钱?」
《國語辭典》:官秩  拼音:guān zhì
官爵的品级、待遇。《史记。卷五。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國語辭典》:寸禄(寸祿)  拼音:cùn lù
微薄的薪俸。《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分類:微薄俸禄
《國語辭典》:无禄(無祿)  拼音:wú lù
1.无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有宠于薳子者八人,皆无禄而多马。」唐。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五首之四:「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2.死。《尔雅。释诂下》:「崩、薨、无禄、卒……死也。」
3.不幸。《诗经。小雅。正月》:「忧心茕茕,念我无禄。」《左传。成公十三年》:「无禄,献公即世。」
《漢語大詞典》:受禄
(1).接受福祉。《诗·大雅·假乐》:“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郑玄 笺:“安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禄於天。”
(2).接受俸禄。礼记·表记:“是故君有责于其臣,臣有死于其言,故其受禄不诬,其受罪益寡。”史记·循吏列传:“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宋 秦观 《谢及第启》:“技莫能効,初如不战而屈人;名宦亟成,更类无功而受禄。”
(3).授予俸禄。 汉 张衡 《应间》:“度德拜爵,量绩受禄。”
《漢語大詞典》:窃食(竊食)
(1).偷吃。 汉 王充 论衡·知实:“ 颜渊 炊饭,尘落甑中,欲置之则不清,投地则弃饭,掇而食之。 孔子 望见,以为窃食。”
(2).窃取俸禄。谓任官而无作为。常用作自谦之词。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窃食累朝,备官儒馆。”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安能久窃食,终负故人期。”
《漢語大詞典》:纳禄(納禄)
归还俸禄。谓辞官。国语·鲁语上:“若罪也,则请纳禄与车服而违署。” 韦昭 注:“纳,归也;禄,田邑也。” 宋 陆游 《跋〈盘涧图〉》:“时予纳禄已三年,居 会稽 山阴 之 三山 。”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朱昂 ﹞晚年以工部侍郎乞骸骨……内侍传詔各赋诗饯行。凡四十八篇,独 李翰 长维 诗最奇絶,云:‘清朝纳禄犹强健,白首还家正太平。’”
《漢語大詞典》:上奉
上等俸禄。墨子·号令:“其疾鬭却敌於术,敌下终不能復上,疾鬭者队二人,赐上奉。” 孙诒让 间诂引 毕沅 曰:“玉篇云:‘俸,房用切,俸禄也。’此作奉,古字。”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分類:上等俸禄
《漢語大詞典》:廪禄(廩禄)
亦作“廪禄”。 禄米;俸禄。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俸秩廩禄,一以资军。”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廩禄所入,不足充衣食。”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吾廪禄之外,一钱亦私也,况百金乎!”
分類:禄米俸禄
《漢語大詞典》:粮料(糧料)
唐宋 官员的廪禄给养。料,俸禄以外的另加物品。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请量閒剧留官吏於仓场,勾当要害守捉;少置人数,优恤粮料,严加把捉。”
《國語辭典》:天秩  拼音:tiān zhì
1.天定的爵秩。《书经。皋陶》:「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
2.天子赐予的秩禄。《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宜享遐纪,长保天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