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道契  拼音:dào qì
1.以道相结交。晋。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至于体分冥固,道契不坠,风美所扇,训革千载。」
2.外国人在租界中所得永久借地权的凭證。原由海关道发给,故称为「道契」。
《漢語大詞典》:进道(進道)
(1).前进的道路。吴子·论将:“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
(2).上路出发。东观汉记·王良传:“ 良 以疾归,一岁復徵,至 滎阳 疾篤,不任进道。”宋书·邓琬传:“ 太宗 以 子頊 起兵,本在幼主,虽疑其不即解甲,不欲先彰同异,敕令进道。”
(3).进修道业。 宋 梅尧臣 《师厚生日因以诗赠》:“进道期日隆,无愧 金马 下。”
《漢語大詞典》:道乡(道鄉)
修道之地;仙境。 唐 杜荀鹤 《送友人宰浔阳》诗:“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 宋 楼钥 《送刘德修少卿潼川漕》诗:“承君送道乡,硬语吁可畏。”
分類:修道仙境
《漢語大詞典》:云巢(雲巢)
(1).高处的鸟窠。文选·张协〈七命〉:“仰倾云巢,俯殫地穴。” 吕向 注:“云巢,高巢也。” 宋 陆游 《秋思》诗之六:“露浓乍警云巢鹤,风劲先凋玉井桐。”
(2).隐居修道之处。 宋 陆游 《书怀》诗:“ 青城 结云巢,拟住三千年。” 宋 杨万里 《过土笕冈》诗:“衰年走尘鞅,何计返云巢。” 元 虞集 《为汪华玉题所藏〈长江万鸦图〉》诗:“云巢幽人爱 江 渚,抽思挥毫写横素。”
《漢語大詞典》:念一
思念大道。谓修道。“一”指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北有石室二口,旧是隐者念一之所,今无人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是以緇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 宋 苏辙 《抱一颂》:“真人告我,昼夜念一……子若得一,万事皆毕。”
《漢語大詞典》:道机(道機)
(1).谓出尘修道的灵机。 唐 独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诗:“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 唐 刘禹锡 《裴祭酒尚书见示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诗:“早宦閲人事,晚怀生道机。”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母妻被逮》:“洗尽尘缘莫痴迷,须信虚无是道机。”
(2).谓触发其憬悟某一道理的因由。 唐 权德舆 《暮春陪诸公游龙沙熊氏清风亭》诗序:“或澄波浄緑,相与无际,或孤烟归云,明灭变化,耳目所及,异乎人寰,志士得之为道机,诗人得之为佳句。” 宋 张咏 《声赋》:“口吻之启,义於厥功,道机之张,腾凌鸿濛……万类听之,如懵而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豁心志,为益不少。”
《國語辭典》:慕道  拼音:mù dào
羡慕道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少年慕道,从个师父是欧阳文彬,传授五雷天心正法,建坛在家,与人行持,甚著效验。」
分類:向往修道
《國語辭典》:道友  拼音:dào yǒu
同一信仰或思想相近的朋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合著行童说尊者游戏人间之年数,分明己身是金光洞主的道友玉虚尊者的转世。」《红楼梦》第二九回:「倒要将哥儿的这玉请了下来,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
《漢語大詞典》:玄功
(1).犹神功,谓宇宙自然之功。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徒勤日用,谁契玄功。” 唐 孙鲂 《柳》诗之九:“莫道玄功无定配,不然争得见桃花。”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天意果然得,玄功与吾谋。”
(2).影响深远的功绩;伟大的功绩。南齐书·明帝纪:“玄功潜被,至德弥阐。” 唐 武则天 《清庙乐章·迎武舞》:“赫赫玄功被穹壤,皇皇至德洽生灵。”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除害殄凶,玄功遐被。”
(3).道教指修道的功夫。云笈七籤卷四十:“《真仙内科》云:玄功之人,常布衣草履,不得荣华之服,犯者失道。”
《漢語大詞典》:仙缘(仙緣)
(1).道家谓修道成仙的缘分。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你宿有仙缘,我岂敢秘惜大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毕竟有一种具有仙骨,结得仙缘的,方可共炼共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仙有仙骨,亦有仙缘,骨非药物所能换,缘亦非情好所能结。”
(2).谓与仙人的情缘。 清 袁枚 《子不语·妓仙》:“女谓生曰:‘君诸亲友已在山下访寻,宜速返。’生不肯行。女曰:‘仙缘有待,君再来未晚。’”
《國語辭典》:道貌  拼音:dào mào
人的面貌、神态。《三国演义》第三七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漢語大詞典》:遐踪(遐蹤)
亦作“ 遐踪 ”。
(1).先贤的事迹。 晋 陆云 《赠顾骠骑后诗·有皇》:“徽音鑠颖,邈矣遐踪。”《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慷慨遐踪,有愧高旨。” 李善 注:“言心慷慨,慕古贤之远踪。” 唐 李百药 《劝封禅表》:“听万岁之逸响,绍千载之遐踪。” 宋 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赧表》:“振千龄之垂绪,绍 三代 之遐踪。”
(2).踪影远离尘世。谓隐遁或修道。 元 揭傒斯 《杂诗四首寄彭通复》之四:“脉脉我所思, 彭氏 躡遐踪。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櫳。” 明 陈子龙 《灵隐寺》诗:“遐踪愜幽径,赏心淡栖迟。明霞带高馆,乳桐拂华榱。”
《國語辭典》:修炼(修煉)  拼音:xiū liàn
修习道家炼丹、炼气之术。唐。吕岩 忆江南。治生客词:「劝君修炼保尊年,不久是神仙。」《红楼梦》第六三回:「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國語辭典》:修鍊  拼音:xiū liàn
1.锻鍊修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好个幽雅去处,正堪为修鍊之所。」
2.道家鍊丹之术。
《漢語大詞典》:洗髓
道教谓修道者洗去凡髓,换成仙骨。亦比喻彻底改变思想、习性。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吾却食吞气已九千餘岁,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岁一反骨洗髓,二千岁一刻骨伐毛,自吾生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妄心不復九回肠,至道终当三洗髓。”
《國語辭典》:道根  拼音:dào gēn
1.道的本源、根柢。汉。荀悦《申鉴。政体》:「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至哉!此谓道根。」
2.修道的根柢基础。宋。苏轼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之四:「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将来申先生庶几不至于搅到这两重恶障里去,就是玙姑,道根尚浅,也该留心点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