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裁覆
书信用语。犹言斟酌答复。 王棻 《答王子裳书》:“且足下以空虚訾 桐城 ,而所论乃纯蹈空虚之弊,此所谓不见目睫者也。 棻 实愚直,不敢附和,谨献其疑,惟足下裁覆焉。”
《國語辭典》:背信弃义(背信棄義)  拼音:bèi xìn qì yì
不守信用、背弃道义。如:「这种事可做不得,做了岂不成了背信弃义的人!」
《国语辞典》:大信不约(大信不约)  拼音:dà xìn bù yuē
真正讲信用,不在于立誓订约。《礼记。学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漢語大詞典》:弃义倍信(棄義倍信)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 背 ”。荀子·强国:“古者 禹 汤 本义务信而天下治, 桀 紂 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國語辭典》:千金一诺(千金一諾)  拼音:qiān jīn yī nuò
形容极重视信守诺言。参见「一诺千金」条。《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假使不依她这句话罢,慢讲她那性儿不肯干休,又何以全她那片孺慕孝心,圆我那句千金一诺。」
《漢語大詞典》:秋祺
书信用语。谓秋日吉祥安好。
《國語辭典》:轻言寡信(輕言寡信)  拼音:qīng yán guǎ xìn
说话草率没有信用。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國語辭典》:轻诺寡信(輕諾寡信)  拼音:qīng nuò guǎ xìn
随便答应他人的请求,往往难以实践诺言。语本《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漢語大詞典》:顺筊(順筊)
旧时迷信用以占卜吉凶祸福的二筊掷地后呈一仰一覆之状,称“顺筊”,意谓吉利。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把犯人牵到 天王庙 大殿前院坪里,在神前掷竹筊:一仰一覆的顺筊,开释;又仰的阳筊,开释;双覆的阴筊,杀头。”
《漢語大詞典》:纱箱(紗箱)
迷信用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闽 人最重中元节,家家设楮陌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女家则具父母冠服袍笏之类,皆纸为之者,笼之以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女死,婿亦代送。”
《漢語大詞典》:纱元(紗元)
状如纱缎和元宝的纸制迷信用品。旧时送丧家备焚化用的礼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直捱到开吊那天,他还买了点香烛纱元,亲来吊奠。”
《國語辭典》:讲信修睦(講信修睦)  拼音:jiǎng xìn xiū mù
讲求诚信,相处亲善和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元史。卷二○八。外夷传一。日本传》:「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
《國語辭典》:交保  拼音:jiāo bǎo
讼案未结,而法院令羁押中的被告出具保證金或保證人,确保他能随时到庭候审,而后停止羁押,称为「交保」。应指刑事诉讼法上之「具保」。也称为「保释」。
《漢語大詞典》:木笺
专供写信用的小木板。 宋 陶谷 清异录·器具:“ 王丞相 溥 还政閒居,四方书牘答报,皆手笔,然不过百字,勌於纸札封叠,造赤漆小版书其上,僕吏以帊蒙传去,虽一时间可发数十。公自为木牋,后加颊拒安抽面以啟闭,字湿则能护之。”
《漢語大詞典》:履信思顺
笃守信用,思念和顺。易·繫辞上:“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履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序》:“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