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雾露侵衣(雾露侵衣)
吴均 荅柳恽诗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推轴。
分类:羁旅
《分类字锦》:苔藓侵绿(苔藓侵绿)
岑参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诗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分类:阶砌
《漢語大詞典》:袭侵(襲侵)
出其不备地入侵。国语·晋语五:“大罪伐之,小罪惮之,袭侵之事陵也。” 韦昭 注:“轻曰袭,无钟鼓曰侵。陵,以大陵小也。”
分類:入侵
《国语辞典》:略地侵城  拼音:lüè dì qīn chéng
夺取土地,攻占城池。唐。牛僧孺〈守在四夷论〉:「夫四夷不守境,不过于略地侵城,是有败无亡也。」也作「攻城略地」。
《国语辞典》:侵肌透骨  拼音:qīn jī tòu gǔ
穿透肌肉筋骨。形容寒意逼人。《红楼梦》第五一回:「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
《国语辞典》:侵略主义(侵略主义)  拼音:qīn lüè zhǔ yì
以侵略他国为目的而为积极行动者,称为「侵略主义」。分领土侵略、经济侵略、政治侵略等。
《国语辞典》:侵权行为(侵权行为)  拼音:qīn quán xíng wéi
系指不法侵害他人权益之行为,属违法行为之一种,侵权行为之被害人对于加害人取得损害赔偿请求权。
《国语辞典》:侵蚀基准(侵蚀基准)  拼音:qīn shí jī zhǔn
水流失去侵蚀力的水平面。如海水面或支流注入主流的水面。
《国语辞典》:侵蚀平原(侵蚀平原)  拼音:qīn shí píng yuán
由各种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平原。
《国语辞典》:侵蚀循环(侵蚀循环)  拼音:qīn shí xún huán
是一种地形演育的学说。地壳发生变动,陆地隆起抬升之后,地表地形主要受到河流、海水、风、冰河等的侵蚀,随著时间的延长,发展出不同的形态特徵。该学说也将地形演育历程比拟为人生不同阶段,由幼年期地形而演进为壮年、老年期,最后地表高度大致接近海平面,形成「准平原」,完成一个循环。在地形演育过程中,若地壳又发生隆起,地形演育将再从幼年期起,形成另一循环。
《国语辞典》:侵蚀作用(侵蚀作用)  拼音:qīn shí zuò yòng
河水、波浪、冰川、风等自然力,将地壳的岩石与土壤风化、溶解、磨蚀而使之疏松碎裂,并搬离原地的作用。它属一部分的「剥蚀作用」。
《国语辞典》:侵剥百端(侵剥百端)  拼音:qīn bō bǎi duān
形容百般侵害剥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彼任事者只顾肥家,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剥百端,以致小民愁怨。」
《国语辞典》:互不侵犯  拼音:hù bù qīn fàn
彼此之间,互相不侵凌冒犯。如:「我们志不同、道不合,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大家互不侵犯。」
《国语辞典》:冷语侵人(冷语侵人)  拼音:lěng yǔ qīn rén
以冷淡的言语伤人。如:「做人要厚道些,不要处处冷语侵人。」
《国语辞典》:不侵犯协定(不侵犯协定)  拼音:bù qīn fàn xié dìng
国际间约定以和平方法解决双方争端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