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轴心国(轴心国)  拼音:zhóu xīn guó
西元一九三○年代采取侵略行动,而引发二次世界大战的德、义、日等国。
《国语辞典》:大举入侵(大举入侵)  拼音:dà jǔ rù qīn
大规模侵略入境。如:「七七事变揭开了日军大举入侵我国的序幕。」
《国语辞典》:满洲国(满洲国)  拼音:mǎn zhōu guó
民国二十年日本侵略东北后所制造的傀儡政权。二十一年三月在长春成立,以清逊帝溥仪为执政;二十三年三月改称为「满洲帝国」,溥仪即位称帝,但实权仍操在日本人手上,直到三十四年随抗日战争的胜利而瓦解。
《漢語大詞典》:封锁沟(封鎖溝)
我国抗日战争(1937-1945)期间, 日本 侵略军在 华北 等地为维护其交通和分割、封锁解放区,在解放区与敌占区之间和铁路、公路两侧所挖掘的宽而深的壕沟,叫“封锁沟”;挖出来的泥土就用来修成墙,叫“封锁墻”。 周而复 《晋察冀行》:“ 日本 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十里一碉,八里一堡,还修筑了封锁墙、封锁沟什么的。”
《漢語大詞典》:霸权主义(霸權主義)
指在国际关系中,凭借本国实力,通过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等手段以求取得统治和支配别国地位的一种反动政策。 胡耀邦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今天世界人民最重要的任务。”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举世之中,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怀着大恨深仇,正在埋葬霸权主义--这个野兽。”
《漢語大詞典》:八一三事变
亦称“淞沪会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下达全国总动员令,调集七十万大军投入淞沪战场。日军兵力也增至三十万。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中国守军被迫撤退。12日,淞沪陷落。
《漢語大詞典》:半封建
封建国家遭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原来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毛泽东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上述这些情形……就是把一个封建的 中国 变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 中国 的血迹斑斑的图画。”
《漢語大詞典》:东海鲸波(東海鯨波)
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高珪 《岳坟感赋》诗:“东海鲸波谁可靖,祗今惜少 岳 家军。”
《漢語大詞典》:东洋鬼(東洋鬼)
抗 日 战争时期, 中国 人民对 日本 侵略者的蔑称。 叶圣陶 《春联儿》:“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就回来。”《抗日歌谣·新四军过了江》:“嘿,前走!嘿,东洋鬼,早吓慌。嘿,前走!”
《漢語大詞典》:敌国外患(敵國外患)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恆亡。” 章炳麟 《藩镇论》:“敌国外患,日冯陵而无已。”
《國語辭典》:七七事变(七七事變)  拼音:qī qī shì biàn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举行非法演习,藉口一名日军失踪,要求中国驻军撤出宛平城被拒,是夜炮轰宛平城及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为八年抗战导火线。也称为「卢沟桥事变」。
《漢語大詞典》:平英团(平英團)
鸦片战争中, 英国 侵略军于1841年( 道光 二十一年)5月攻陷 泥城 、 四方 炮台,炮击 广州 。 清 将 奕山 乞和,订立《广州和约》。 英 军四出抢掠, 三元里 一带人民奋起反击,表现了 中国 人民反抗侵略、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当时人民武装曾竖立“平英团”大旗。
《漢語大詞典》:跑红毛(跑紅毛)
旧指为躲避西方侵略军的杀戮而逃往别处。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嗨,这灭人的年辰,我记得小时候‘跑红毛’也没有这回的惨。”
《漢語大詞典》:十字军东侵
1096-1291年间西欧天主教会、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地区进行的侵略性远征。前后共八次。远征军以拯救被“异教徒”(穆斯林)占领的耶路撒冷圣地为借口,士兵衣服上缝有十字标志。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等国家。1187年耶路撒冷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收复。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丧失,标志十字军东侵的最终失败。
《國語辭典》:生吞活剥(生吞活剝)  拼音:shēng tūn huó bō
本指唐张怀庆喜欢剽窃名士诗文,而遭时人讥为:「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见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三。谐谑》。后比喻做学问或学习某事,只是一味的袭用他人的经验或成果,而不求甚解。明。徐渭〈奉师季先生书〉:「大约谓先儒若文公者,著释速成,兼欲尽窥诸子百氏之奥,是以冰解理顺之妙固多,而生吞活剥之弊亦有。」也作「活剥生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