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征
(1).上升。《楚辞·离骚》:“駟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飞陛揭孽,缘云上征。” 明 乌斯道 《泽畔》诗:“上征天无风,远游橐无金。”
(2).引申为向前发展。 鲁迅 《坟·人之历史》:“虽后世学人,或更上征而无底极,然十九世纪末之言进化者,固已大就于斯人矣。”
(3).谓溯流而上。 汉 冯衍 《显志赋》:“浮 江河 而入海兮,泝 淮 济 而上征。” 唐 李白 《丁都护歌》:“ 云阳 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4).指 春秋 时 吴 、 越 、 楚 诸国征伐中原各诸侯国。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宋 、 郑 、 鲁 、 卫 、 陈 、 蔡 执玉之君皆入朝。”
《漢語大詞典》:宫城
围绕帝王或侯国宫室院落的城垣。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大风坏宫城楼,折拔树木。”晋书·荀奕传:“时将缮宫城,尚书符下 陈留王 ,使出城夫。”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留守之官居禁省中,岁时出旌旗,序留司文武百官於宫城门外而衙之。”宋史·职官志六:“皇城司干当官七人,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掌宫城出入之禁令,凡周庐宿衞之事,宫门启闭之节,皆隶焉。” 元 虞集 《春云》诗:“春云漠漠度宫城,楼雪初融水未生。”
《漢語大詞典》:邦君
(1).古代指诸侯国君主。《书·伊训》:“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孔 传:“诸侯犯此,国亡之道。”后汉书·阴识传:“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顷,舆马僕隶,比於邦君。”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凡在人伦不得其死者,邦君已上皆谓之弑,卿士已上通谓之杀。此又春秋之例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有一本卷子,那破题是:‘圣人思邦君之妻,愈思而愈有味焉。’”
(2).指刺史等地方官。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 老杜 ‘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 韦苏州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皆曲尽其妙。不问诗题, 杜 诗知其宿僧房, 韦 诗知其为邦君之居也,此为写物之妙。” 清 方文 《蔡中郎八分书歌》:“寄语邦君覆以屋,勿令风雨生苔痕。”
《漢語大詞典》:支郡
(1).指 汉 代诸侯国的属郡。汉书·晁错传:“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颜师古 注:“支郡,在国之四边者也。”按,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作“枝郡”。
(2). 唐 末 五代 时,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兼领数州,称为“支郡”。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始, 唐 及 五代 节镇皆有支郡。 太祖 平 湖南 ,始令 潭朗 等州直属京,长吏得自奏事,其后大县屯兵,亦有直属京官者, 兴元 之 三泉 是也。戊辰,上纳 瀚 ( 李瀚 )言,詔 邠 、 寧 、 涇 、 原 等州直属京,天下节镇无復领支郡者矣。”
《國語辭典》:国君(國君)  拼音:guó jūn
一国的君主。《礼记。曲礼上》:「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
《漢語大詞典》:国相(國相)
(1).古时辅政的大臣。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鬭,况国相乎!”
(2).比喻具有辅国之才的人。史记·晋世家:“ 晋公子 贤,而其从者皆国相。”
(3).指王国或封国辅政之臣。 宋 陆游 《蜡弹省札》:“大者为王……其国并置国相一员,委本国选择保奏,当降真命。”
(4).指侯国的长官。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五·宋州郡国相:“ 扬州 南徐州 诸州但有令长,自 南豫州 以下始有国相。”
《漢語大詞典》:荆吴
(1). 春秋 时的 楚国 与 吴国 ,后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荆 吴 郑 卫 之声,《韶》《濩》《武》《象》之乐。” 晋 陆机 《辩亡论上》:“﹝ 孙权 ﹞谋无遗諝,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 ,而与天下争衡矣。” 唐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
(2). 汉 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汉书·诸侯王表:“东带 江 湖 ,薄 会稽 ,为 荆吴 。” 颜师古 注:“ 文颖 曰:‘即今 吴 也。 高帝 六年为 荆国 ,十年更名 吴 。’ 荆吴 ,同是一国也。”
《國語辭典》:客卿  拼音:kè qīng
1.东周时秦国请别国的人来本国做官,官位为卿,而以客礼对待,故称为「客卿」。《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乃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后泛指在本国为官的外地人。唐。皎然 送潘秀才之舒州诗:「东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
2.唐代鸿胪官的别称,主掌宾客之礼。
3.东汉扬雄的长杨赋序中翰林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互相问答,借以讽喻君主。后以客卿借指写字用的墨。宋。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漢語大詞典》:正卿
上卿。 春秋 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左传·文公七年:“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国语·晋语八:“ 晋 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於 晋 , 晋国 其谁不为子从?”史记·汲郑列传:“ 黯 ( 汲黯 )数质责 汤 ( 张汤 )於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國語辭典》:宗国(宗國)  拼音:zōng guó
1.同姓之国。《孟子。滕文公上》:「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魏书。卷九六。列传。司马睿》:「清选文学臣僚,吏兵一同宗国。」
2.祖国。也指国家。如:「系心宗国」、「不忘宗国」。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一:「宗国乱离,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國語辭典》:出国(出國)  拼音:chū guó
到国外去。如:「出国探亲」、「出国留学」、「出国旅游」。
《國語辭典》:北燕  拼音:běi yān
朝代名。(西元409~436)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冯跋所建,据有今热河境。
《國語辭典》:北国(北國)  拼音:běi guó
位于北方寒冷地带的国家。如:「北国风光」。
《漢語大詞典》:家令
(1).犹家规。新唐书·穆宁传:“ 寧 居家严,事寡姊恭甚。尝譔家令训诸子,人一通。”
(2).官名。 汉 代皇家的属官,主管家事,诸侯国亦设此职。后世仅有太子家令。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 ,如家人父子礼。 太公 家令説 太公 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后汉书·鲜卑传:“ 投鹿侯 不听,遂弃之。妻私语家令收养焉,名 檀石槐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迁相国,封 郿侯 ,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又封 卓 母为 池阳君 ,置家令、丞。”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陌上桑:“ 邯郸 女子 秦 姓名 罗敷 为邑人千乘 王仁 妻, 仁 后为 赵王 家令。”
《漢語大詞典》:鲁邦(魯邦)
指 鲁国 。 周 朝所封的诸侯国。后用以指 鲁 地。《诗·鲁颂·閟宫》:“ 泰山 巖巖, 鲁邦 所詹。” 唐 韩愈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诗:“威令加 徐 土,儒风被 鲁邦 。” 何薳 《春渚纪闻·徐氏父子俊伟》引 宋 徐端崇 诗:“ 鲁邦 司寇陈义高,三閭大夫心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