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料(養料)  拼音:yǎng liào
泛指富有营养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瞻养(瞻養)
供给生活所需。瞻,通“ 赡 ”。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七章第三节:“其后和议告成,即予释放,并酌给瞻养之资。”
分類:供给所需
《漢語大詞典》:长禀(長稟)
由官方长期供给粮米。南史·孝义传上·卜天与:“ 孝武 即位,赠 天与 龙驤将军、 益州 刺史,謚曰 壮侯 ,车驾临哭。 弘之 等各赠郡守。给 天与 家长稟。”
《漢語大詞典》:禀粮(稟糧)
供给粮食。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 虞 不能制,乃遣驛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 瓚 亦上 虞 稟粮不周。”
分類:供给粮食
《國語辭典》:肥力  拼音:féi lì
土壤肥沃的程度。
《漢語大詞典》:递驮(遞馱)
谓沿路供给马、牛、驴等以驮运兵器什物。《旧唐书·郭虔瓘传》:“一万行人,诣六千餘里,咸给递驮,并供熟食,道次州县,将何以供?”
《漢語大詞典》:廪赡(廩贍)
(1).供给粮食等生活物资。后汉书·朱浮传:“﹝ 朱浮 ﹞乃多发诸郡仓穀,廩赡其妻子。”廩,一本作“ 稟 ”。
(2).粮饷给养。宋史·钱若水传:“许召勇敢之士为随身部曲,廩赡不充,则官为支给。”
《漢語大詞典》:逸肥
谓军务安闲而供给富饶。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兼以 石塘 、 古北 ,本号苦寒,地既虏衝,土尤磽确,哨守之劳已甚,资生之计尽无,原与逸肥之军一切衣粮不异,是以募军之逃尤甚於他军。”
《漢語大詞典》:訾给(訾給)
资助供给。訾,通“ 貲 ”。史记·平準书:“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赡之,然兵所过县,为以訾给毋乏而已,不敢言擅赋法矣。” 清 方苞 《谢季方传》:“数年中,旧业尽摽,薪米半吾家訾给。”
分類:资助供给
《國語辭典》:通讯社(通訊社)  拼音:tōng xùn shè
采访各地消息,供应新闻稿给各报馆发表的机关,但本身并不直接为读者及听众服务。如中央通讯社、美联社等。也称为「通信社」。
《國語辭典》:讨针线(討針線)  拼音:tǎo zhēn xiàn
大小事情都由他人支配。形容在他人眼下过日子。《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日后少不得要在大儿子手里讨针线,今日与他结不得冤家,只索忍耐。」《金瓶梅》第八一回:「如今咱家这两个家乐,到那里,还在他手里讨针线哩!」
《國語辭典》:悉索敝赋(悉索敝賦)  拼音:xī suǒ bì fù
悉索,尽收。敝,谦称不精良。赋,古代依田赋多寡出兵车、甲士。悉索敝赋指尽出全国的兵力。《左传。襄公八年》:「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今幸少閒,悉索敝赋,愿从诸君之后,左右卫君,以诛之不当立者。」也作「悉索薄赋」。
《国语辞典》:廪膳生员(廪膳生员)  拼音:lǐn shàn shēng yuán
明清时代由官府供给粮食、俸禄的生员。《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增广既多,于是初设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增广者谓之增广生员。」《儒林外史》第五回:「一个叫王仁,是县学廪膳生员。」简称为「廪生」。
《国语辞典》:廪膳秀才(廪膳秀才)  拼音:lǐn shàn xiù cái
明清时代由官府供给粮食、俸禄的秀才。《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长子沈襄,本府廪膳秀才,一向留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浙江温州府曾有一个廪膳秀才,姓韩名赞卿,屡次科第,不得中式。」
《国语辞典》:豕交兽畜(豕交兽畜)  拼音:shǐ jiāo shòu xù
与人交往,只供给吃食而毫无敬爱之心,像养猪、养牲畜一样。语本《孟子。尽心上》:「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比喻待人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