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玉女  拼音:yù nǚ
1.仙女。《文选。张衡。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文选。扬雄。甘泉赋》:「玉女亡所眺其清矑兮,宓妃曾不得施其蛾眉。」
2.美女。《吕氏春秋。季冬纪。贵直》:「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
3.尊称他人的女儿。《礼记。祭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
4.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
《國語辭典》:供奉  拼音:gòng fèng
1.供养、侍奉。如:「他努力赚钱来供奉双亲。」《宋史。卷一二一。礼志二十四》:「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时令供奉者朋戏以为乐云。」
2.指以文学、姿色、特殊技艺被召入内廷任职、侍奉帝王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管领烟花,衔名供奉。」
3.特指贡献给帝王。宋。曾慥《高斋漫录》:「今人秘色磁器,世言钱氏有国曰,越州烧进为供奉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
《漢語大詞典》:给事(給事)
(1).处事;办理事务。国语·周语中:“恭所以给事也,俭所以足用也……以恭给事则宽於死,以俭足用则远於忧。” 宋 曾巩 《都知制》:“门闈房闥之间,朝夕给事,非谨信忠篤,乌可处斯任哉!”
(2).供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父 郑季 ,为吏,给事 平阳侯 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而 朝恩 幼子曰 令徽 ,年十四五,始给事於内殿。上以 朝恩 故,遂特赐緑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天聪 已前,钧衡帷幄,悉任懿亲,异姓儒臣,但令给事文馆。”
(3).引申为侍奉。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四》:“ 东坡 读《阿房宫赋》,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 陕 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有四丽人,敛袵鸣璫,给事左右。”
(4).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唐 韩愈 《答刘正夫书》:“ 愈 於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於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只有一个 马给事 ,天性絶饮。”
《漢語大詞典》:侍臣
侍奉帝王的廷臣。仪礼·燕礼:“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 唐 李商隐 《汉宫词》:“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朝夕出入左右,侍臣之任也。” 明 何景明 《刘德徵上陵还有赠》诗:“先帝侍臣零落尽, 泰园 宫草日霏霏。”
《國語辭典》:侍御  拼音:shì yù
1.在君王左右侍从车御的官吏。《书经。囧命》:「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
2.清朝御史的通称。负纠察、弹劾责任的官吏,属都察院,有左、右御史,左、右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监察御史等。
《國語辭典》:供养(供養)  拼音:gòng yàng
1.提供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金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殷氏承当了供养公婆,初时也还像样,渐渐半年三个月,要茶不茶,要饭不饭。」
2.供奉安置。《西游记》第四○回:「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师徒四位喜容,供养在金銮殿上。」
3.佛教用语。佛教徒以香花、饮食等物品或种种善行,献给佛、法、僧或一切众生。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已得几过悬幡、表刹、合掌供养?」
《國語辭典》:内侍(內侍)  拼音:nèi shì
1.在宫中侍奉,供使唤的人。《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磾传。赞曰》:「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2.职官名。隋唐时设内侍省,掌宫廷内部事务,大多任用宦官。自唐以后,专用于宦官,后世遂以内侍为宦官的专称。
《國語辭典》:不事  拼音:bù shì
1.不从事。如:「不事生产」。
2.不侍奉。《孟子。公孙丑上》:「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晋。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
《國語辭典》:近侍  拼音:jìn shì
1.左右侍从的人。多用于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唐。罗隐 牡丹花诗:「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至如袁盎官居近侍,来、岑身为大帅。」
2.亲近侍奉。《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反逆之谋相连不绝,贼乱之臣近侍帷幄。」
《國語辭典》:承颜(承顏)  拼音:chéng yán
顺承他人脸色,表示侍奉的意思。《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序》:「柔色承颜,怡怡尽乐。」唐。杜甫 孟氏诗:「孟氏好兄弟,养亲惟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國語辭典》:承欢(承歡)  拼音:chéng huān
1.顺从父母的意思,使父母欢喜。《儒林外史》第八回:「晚生只愿家君归田里,得以菽水承欢,这是人生至乐之事。」《红楼梦》第七五回:「贾政见贾母喜悦,只得承欢。」
2.迎合别人,使人欢悦。《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唐。白居易〈长恨歌〉:「承欢侍宴无閒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國語辭典》:随事(隨事)  拼音:suí shì
依其职务。《续汉书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其署曹掾史,随事为员,诸卿皆然。」
《漢語大詞典》:事大
指小国侍奉大国。周礼·夏官·司马:“比小事大,以和邦国。” 郑玄 注:“比犹亲。使大国亲小国,小国事大国,相合和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若以 元昊 於北朝失事大之体,则自宜问罪。”
《國語辭典》:莱衣(萊衣)  拼音:lái yī
周代老莱子著五䌽斑襕衣娱亲,世称其衣为「莱衣」。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传》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䌽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后比喻孝养父母。唐。孟浩然 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也作「莱彩」。
《國語辭典》:奉上  拼音:fèng shàng
1.致送物品的敬词。如:「奉上贺礼」。《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读策毕,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年十三。」
2.侍奉国君、长官。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宋。苏辙〈进策五道〉:「民有奉上之忧,而无役属附丽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