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9,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佩鱼
振佩
敬佩
钦佩
腰佩
簪佩
佩珂
佩带
佩琚
佩紫
长佩
锵佩
珩佩
翠佩
佩囊
《漢語大詞典》:佩鱼(佩魚)
(1).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 宋 并赐近臣,以别贵贱。新唐书·车服志:“ 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 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给舍为旧一等,并服赬带排方佩鱼。”
(2).佩带鱼袋。新唐书·车服志:“ 开元 初……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 明 陈继儒 《枕谭》:“佩鱼始於 唐 永徽 二年,以鲤为 李 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佑三年》:“中书堂后官自今毋得佩鱼,若士人选授至提点五房者,许之。”
《韵府拾遗 队韵》:振佩
祖鸿勋与阳休之书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之下
《國語辭典》:敬佩  拼音:jìng pèi
敬重佩服。如:「他的义行,令人敬佩。」
《國語辭典》:钦佩(欽佩)  拼音:qīn pèi
心中敬服。《老残游记》第六回:「宫保爱才若渴,兄弟实在钦佩的。」《文明小史》第六○回:「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将来倒要时常请教请教。」
《漢語大詞典》:腰佩
古代系在腰间以别官阶的一种佩件。
分類:腰佩官阶
《漢語大詞典》:簪佩(簪珮)
亦作“ 簪珮 ”。
(1).古代冠簪和系于衣带上饰物。《周书·萧大圜传》:“夫閭阎者有优游之美,朝廷者有簪佩之累,盖由来久矣。” 唐 储光羲 《贻刘高士别》诗:“俯视趋朝客,簪珮何璀璨!”
(2).借指仕宦。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屠羊钓壑之士,厌洗耳而袭簪佩。”
《漢語大詞典》:佩珂(珮珂)
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 宋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之一:“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质復粹美,藻火兼佩珂。”
(1).珮,佩玉;珂,马勒上的饰物。多指显贵之人。 唐 殷尧藩 《金陵怀古》诗:“黄道天清拥珮珂,东南王气 秣陵 多。” 元 朱晞颜 《赠娄贤佐》诗:“诸郎冷落传緗素,故老依稀説珮珂。”
(2).指珮玉相击之声。珂,次等玉。 明 邓雅 《挽李次晦》诗:“曾向天门听珮珂,復归林麓卧烟萝。”
《國語辭典》:佩带(佩帶)  拼音:pèi dài
将物品系挂在身上。如:「胸前佩带一朵康乃馨。」
分類:佩带系带
《國語辭典》:佩戴  拼音:pèi dài
系挂物品在身上。如:「她佩戴一只新表。」
《漢語大詞典》:佩琚(珮琚)
玉佩。
分類:玉佩
《漢語大詞典》:佩紫
佩挂紫色印绶。 汉 代相国、丞相皆金印紫绶。因以“佩紫”借指荣任高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晋书·夏侯湛传:“被朱佩紫,耀金带白。”参见“ 佩紫怀黄 ”。
《國語辭典》:佩紫怀黄(佩紫懷黃)  拼音:pèi zǐ huái huáng
紫,紫色的印绶。黄,金印。佩紫怀黄形容位高权重。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
《骈字类编》:长佩(长佩)
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离离
《分类字锦》:锵佩(锵佩)
江淹为萧骠骑录尚书事到省表耀缨上序锵佩中轩
分类:
《漢語大詞典》:珩佩(珩珮)
指杂佩。各种不同的佩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 南朝 梁 沈约 《俊雅》诗之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贞顺皇后武氏》:“法度在己,靡资珩珮;躬俭化人,率先絺綌。”
分類:佩玉
《漢語大詞典》:翠佩(翠珮)
翠玉的佩饰。亦借指美女。 唐 权德舆 《旅馆雪晴又睹新月》诗:“狐裘兽炭不知寒,珠环翠珮声珊珊。” 元 虞集 《题画》诗:“梦里 江 南忆旧游,明璫翠珮不胜愁。” 明 孙柚 《琴心记·汉宫春晓》:“珠璫翠珮,无惭闭月羞花。”
犹翠珮。 唐 张祜 《华清宫和杜舍人》:“细音摇翠佩,轻步宛霓裳。”
《漢語大詞典》:佩囊
随身系带的用以放零星物品的小口袋。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成都恶事》:“莫晓其为何物,姑收置之佩囊中。”清史稿·高宗本纪:“二月甲午朔,获 林爽文 ,赏 福康安 、 海兰察 御用佩囊,议叙将弁有差。”参见“ 佩袋 ”。
《漢語大詞典》:佩袋(珮袋)
以红纱制成的一种小袋子,专用以套在佩玉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珮袋:“古今制度,有一时创获,其后循用不可变者。如前代之笏囊,与本朝之佩袋是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珮袋:“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敏行 惶怖伏罪,上特宥之。命自今普用佩袋,以红纱囊之。虽中外称便,而广除中清越之音减矣。”
装玉佩的纱袋。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珮袋》:“ 嘉靖 中,世庙升殿,尚寳司卿 谢敏行 捧寳。玉珮飘颻,与上珮勾连不脱……因詔中外官俱製珮袋,以防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