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9,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佩金
捐佩
铭佩
佩冷
佩韦
遗佩
瑶佩
双佩
佩玦
可佩
佩觿
佩觿
佩觿
苍佩
珂佩
《骈字类编》:佩金(佩金)
黄庭内景经见带玉下
分类:佩金
《漢語大詞典》:捐佩(捐珮)
亦作“ 捐珮 ”。 抛弃玉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 江 中,遗余佩兮 醴 浦。”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访怀沙之渊,得捐珮之浦。”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寄张员外》诗:“共思捐珮处,千骑拥青緺。” 宋 蒋捷 《贺新郎·弹琵琶者》词:“捐佩洲前裙步步,渺无边、一片相思苦。”参见“ 捐玦 ”。
分類:抛弃玉佩
《漢語大詞典》:捐玦
捐弃玉玦。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 江 中,遗余佩兮 醴 浦。” 南朝 齐 谢朓 《七夕赋》:“軾帝车而捐玦,凌天津而上翔。” 南朝 梁 沈约 《湘夫人》诗:“捐玦置 澧 浦,解珮寄中洲。”
《國語辭典》:铭佩(銘佩)  拼音:míng pèi
感恩不忘。南朝梁。江淹 建平王谢玉环刀等启:「垂光既深,铭佩更积,不任下情。」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苟活到今日,才心铭佩牢。」
《韵府拾遗 梗韵》:佩冷
袁桷联句台空霞佩冷殿寂羽幢蔫
《國語辭典》:佩韦(佩韋)  拼音:pèi wéi
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范冉》:「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
《國語辭典》:韦弦(韋弦)  拼音:wéi xián
韦,皮绳。弦,弓弦。韦弦语本《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比喻缓急。《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亦比喻受人规戒或矫治。《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孝友之性,岂伊桥梓;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漢語大詞典》:遗佩(遺珮)
亦作“ 遗珮 ”。
(1).丢弃佩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 醴 浦。”代指别离;分手。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之四:“遗珮出长浦,举袂望增城。” 唐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 澧 浦一遗佩, 郢 南再悲秋。” 元 丁鹤年 《题〈风雨归舟图〉诗》:“挂席正思遗珮浦,推篷已过濯缨亭。”
(2).相传古代 郑交甫 于 汉皋 遇二女,与谈,二女解所佩之珠赠之。分手时回望,二女已不见。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后遂用为典实。 清 尤秉元 《芙蓉映水曲》:“遗佩飘香散作花,一枝艷质临江映。”
《漢語大詞典》:瑶佩(瑶珮)
亦作“瑶佩”。 美玉制成的佩饰。 北周 庾信 《邛竹杖赋》:“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綺绅瑶珮,出芳房於蕙庭。” 唐 杜牧 《汴河阻冻》诗:“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珮响参差。” 宋 毛滂 《调笑·张好好》词:“云车瑶佩成惆悵,衰柳白鬚相向。”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琼琚瑶珮,纪烈采风。”
见“ 瑶珮 ”。
《骈字类编》:双佩(双佩)
元 马祖常 拟唐宫词十首 其五 罗襦双佩清晨响,只恐君王有晏朝。
《漢語大詞典》:佩玦(珮玦)
有缺口的环形佩玉。庄子·田子方:“缓佩玦者,事至而断。” 成玄英 疏:“缓者,五色絛绳,穿玉玦以饰佩也。”参见“ 佩环 ”。
(1).玉佩的一种。环形而有缺口。 宋 陈师道 《次韵麟等诗及破余酒戒》:“丈夫意气合,珮玦不循鉤。”
(2).泛指佩玉。 元 周巽 《野有梅而托兴焉》诗:“吁嗟美人兮,赠我以琼英。酬以珮玦,聊结中情。”
《國語辭典》:佩环(佩環)  拼音:pèi huán
古代妇女挂在身上的玉器,走动时会发出声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国语辞典》:可佩  拼音:kě pèi
值得敬佩。如:「消防队员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真是可佩!」
分类:值得敬佩
《漢語大詞典》:佩觿
见“ 佩觿 ”。
《漢語大詞典》:佩觿(佩觽)
见“ 佩觿 ”。
《國語辭典》:佩觿  拼音:pèi xī
书名。宋郭忠恕撰,三卷。上卷主在阐述文字变迁的看法,中下两卷则将形体、声音相似、易混淆的字标明其音义的不同,对于辨别形音义相近字有相当的助益。
《骈字类编》:苍佩(苍佩)
唐中宗制苍佩崇班威高石室苍袁桷观真文忠公像诗缅怀文明初佩 极匪躬
《漢語大詞典》:珂佩(珂珮)
(1).珂制的佩饰。 唐 顾况 《洛阳陌》诗之二:“珂珮逐鸣騶,王孙结伴游。”旧唐书·职官志二:“凡百僚冠笏、繖幰、珂珮,各有差。”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烟烟湾湾,珂珮珊珊,冷清夜静水寒,可正是渔人江上晚。”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遥想 长安 珂珮客,火云夹日炙雕鞍。”
(2).螺蛤介壳联缀而成的腰带。太平御览卷九四八引《云南记》:“ 新安 蛮妇人於耳上悬金环子,贯瑟瑟,帖於髻侧;又腰以螺蛤,联穿繫之,谓之珂珮。”
(3).比喻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