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10,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作解
作小
作礼
动作
久作
强作
拟作
作好
圣作
作则
作长
解作
作龙
继作
耕作
《漢語大詞典》:作解
谓解救百姓。 唐 包佶 《庆祀雨师乐章·迎神》:“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陛下应乾御极,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参见“ 解网 ”、“ 解愠 ”。
《漢語大詞典》:作小
做小。谓与人作妾。
分類:做小
《國語辭典》:作礼(作禮)  拼音:zuò lǐ
行礼。《西游记》第二六回:「菩萨才住了祥云,先与镇元子陪了话,后与三星作礼。」《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一娘与二女童作礼而还,自到石室中去宿了。」
《國語辭典》:动作(動作)  拼音:dòng zuò
1.行为举止。《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动作应礼,从容中道。」
2.为达某一目的而采取的作为。如:「每当选举前夕,候选人都会有各种动作出现。」
3.活动。如:「游泳是一种全身都要动作的运动。」《圆觉经略疏。卷上》:「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来动作之相。」
《骈字类编》:久作
宋 梅尧臣 元日 久作北州人,食此欣已再。
《漢語大詞典》:强作
(1).勉力而做。孔丛子·执节:“ 魏安釐王 问天下之高士, 子顺 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其 鲁仲连 乎?’王曰:‘ 鲁仲连 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答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2).勉强装作。 宋 苏轼 《题〈文选〉》:“ 渊明 《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 屈 宋 所陈何异?而 统 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七章:“他脸色苍白,强作镇静地站在 邓军 面前。”
《國語辭典》:拟作(擬作)  拼音:nǐ zuò
摹仿别人风格的作品。如:「写文章有一种训练方式是从拟作入手。」
《漢語大詞典》:作好
谓徇私偏好。《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孔颖达 疏:“动循先王之正义,无有乱为私好,谬赏恶人。”荀子·修身:“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分類:徇私偏好
《漢語大詞典》:圣作(聖作)
(1).语本《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旧时多为称颂帝王有所作为之词。 唐 李邕 《贺新殿钟鸣表》:“伏见昨宣示於新殿为万姓祈祷,神鐘自鸣,是知圣作昇闻,天意下降,道开皇极,润及生人。”
(2).帝王的作品。犹言御制。新唐书·虞世南传:“帝尝作宫体诗,使賡和。 世南 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诗·豳风·七月﹞序上说是 周公 做的。或者是这位大诗人的圣作罢。”
《漢語大詞典》:作则(作則)
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郑玄 注:“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本谓统治者的言行为百姓所效法。后指做榜样。 宋 曾巩 《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以称朕所以作则垂法,始今行后之意。”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作则垂宪,克绍克类。” 明 无名氏 《玉环记·童儿暗毒》:“职居宰相,作则君民,何乃心地朦朧,黑白妍媸辩不真。”
《韵府拾遗 养韵》:作长(作长)
诗品惠恭为颜师伯干颜为诗笔辄偷定之后造独乐赋语侵给主被斥及大将军修北第差充作长
《漢語大詞典》:解作
谓天地解冻,雷雨兴起,草木复苏。语出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南朝 宋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分类字锦》:作龙(作龙)
萧放 咏竹诗 既来丹穴凤,还作葛陂龙。
分类:
《漢語大詞典》:继作(繼作)
后继之作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凡斯继作,鲜有克衷。” 章炳麟 《辨诗》:“夫宫室新成则有发,丧纪祖载则有遣,告祀鬼神则有造,原本山川则有説,斯皆古之德音,后生莫有继作,其题号亦因不著。”
分類:后继作品
《國語辭典》:耕作  拼音:gēng zuò
耕种田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