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10,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作宾
作雷
作马
得作
作上
作伪
下作
作故
作田
细作
作得
作剧
徒作
作师
发作
《漢語大詞典》:作宾(作賓)
指担任太子宾客职务。 唐 独孤及 《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序》:“推轂於 河 南,树风於 荆 门,作宾铜楼,登侍禁掖。”
《分类字锦》:作雷
隋炀帝 断雾时通白,残云尚作雷。
分类:
《漢語大詞典》:作马(作馬)
木工使用的一种简便支架。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首,横木於上,以施斧斤,谓之作马。此象形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八:“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端,为作马。”
《韵府拾遗 个韵》:得作
齐民要术五味脯法用鹅鸭雉兔生鱼皆得作乃净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
《韵府拾遗 漾韵》:作上
法言或问德表曰莫知作上作下请问莫知曰行礼于彼而民得于此
分类:作上
《國語辭典》:作伪(作偽)  拼音:zuò wèi
作假。《书经。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國語辭典》:下作  拼音:xià zuo
鄙贱、下流。《红楼梦》第三六回:「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品花宝鉴》第三回:「这位奚大老爷的下作脾气讲不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作故
谓不依旧规,自创先例。故,典故,成例。国语·鲁语上:“宗人 夏父展 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 韦昭 注:“言君所作则为故事也。” 汉 张衡 《西京赋》:“自君作故,何礼之拘?”南齐书·张敬儿传:“伤负心期,自谁作故?”
《漢語大詞典》:作田
种地。周礼·地官·稻人:“稻人,掌稼下地。以瀦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涉扬其芟,作田。”梁书·张缵传:“ 益阳县 人作田二顷,皆异亩同颖。”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雷:“ 郑州 百姓 王干 有胆勇,夏中作田,忽暴雨雷。”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有一年,我到 华容 去作田,收了一个饱世界。”
分類:种地
《國語辭典》:细作(細作)  拼音:xì zuò
间谍。《水浒传》第四七回:「若是破阵冲敌,用著你先去;这是做细作的勾当,用你不著。」《三国演义》第七回:「差黄盖先来江边,安排战船,多装军器粮草,大船装载战马,剋日兴师。江中细作探知,来报刘表。」
《漢語大詞典》:作得
犹言能做。新五代史·朱全昱传:“ 全昱 视之,顾 太祖 曰:‘ 朱三 ,尔作得否?’”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李光弼传》云: 史思明 攻 太原 ,使卒于城下仰而侮駡, 光弼 令穿地道擒之。《新史》改为‘隧地’,固简而文,然隧字作得暗地道否?”
《漢語大詞典》:作剧(作劇)
(1).劳作勤苦。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剧,得获者少。”
(2).戏弄,开玩笑。 宋 陈师道 《送晁无咎守蒲中》诗:“的桃作剧聊同俗,遇事当前莫后几。” 元 方回 《六十五春寒吟》:“老眼闲中子细看,天公作剧故多端。”
(3).表演戏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每求作剧,輒辞不知。”
《漢語大詞典》:徒作
(1).服劳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此必是 秦 之狱地,不然,则罪人徒作之所聚。”
(2).无因而作。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班姬 託扇以写怨, 应瑒 託鴈以言怀,皆非徒作。”
《漢語大詞典》:作师(作師)
兴兵。国语·鲁语下:“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
工匠;匠师。百喻经·诈称眼盲喻:“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有餘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北史·艺术传下·蒋少游:“又 少游 微,因工艺自达,是以公私人望,不至相重,唯 高允 、 李冲 ,曲为体练。 孝文 、 文明太后 尝因密宴谓百官曰:‘本谓 少游 作师耳, 高允 老公乃言其人士。’”
《國語辭典》:发作(發作)  拼音:fā zuò
1.起作用或开始动作。《礼记。乐记》:「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一见了热水,药力、酒力俱发作起来。」
2.动怒、发脾气。《水浒传》第九回:「正在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扭他。好便骂,不好便打,两个公人不敢高声,更怕和尚发作。」《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店主又发作道:『青天白日,难道有得你吃了饭不还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