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命篇
谓写作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梁书·谢朏传:“ 庄 ( 谢庄 )游 土山 赋诗,使 胐 命篇, 朏 揽笔便就。” 唐 李商隐 《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诗:“晓用云添句,寒将雪命篇。”
《漢語大詞典》:使典
(1).胥吏。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使典作尚书,廝养为将军。”新唐书·张九龄传:“又将以 凉州 都督 牛仙客 为尚书, 九龄 执曰:‘不可。尚书,古纳言, 唐 家多用旧相…… 仙客 , 河 、 湟 一使典耳!使班常伯,天下其谓何!’”
(2).作诗文使用典故。犹言“用事”。参见“ 用典 ”。
《漢語大詞典》:用典
引用典故。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至于通过联想为主要手段的,无过于美文中的用典。”
分類:引用用典
《漢語大詞典》:诗屋(詩屋)
吟诗和作诗之所。 清 张问陶 《稚存闻余将乞假还山作两生行赠别醉后倚歌而和之》:“云天万里好联吟,共把长空当诗屋。” 清 曹寅 《晚晴将之真州和查查浦编修来韵》:“诗屋嬾重徙,渔竿行独操。”
分類:吟诗作诗
《國語辭典》:诗谶(詩讖)  拼音:shī chèn
所作的诗无意中为日后事情的朕兆。
《漢語大詞典》:诗课(詩課)
作诗的功课。 元 刘诜 《送赵光远道州宁远税使》诗:“诗课书程应不减,东风早送锦衣还。” 清 马曰琯 《同人集抱山堂柬洴江太史》诗:“惟公髮短兴偏长,诗课朝朝不厌忙。”
分類:作诗功课
《国语辞典》:萁豆  拼音:qí dòu
三国魏文帝曹丕令其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即杀之,曹植应声作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典出《太平御览。卷六○○。文部。思疾》。后以萁豆比喻手足、兄弟。
《漢語大詞典》:诗颠(詩顛)
亦作“ 诗癲 ”。 谓读诗和作诗到如醉如痴的程度。 唐 贾至 《赠陕掾梁宏》诗:“ 梁子 工文四十年,诗颠名过草书颠。” 宋 杨万里 《读〈笠泽丛书〉》:“拈着 唐 诗废晚餐,傍人笑我病诗癲。” 清 黄景仁 《夜起》诗:“诗颠酒渴动逢魔,中夜悲心入寤歌。”
分類:作诗程度
《漢語大詞典》:雅风(雅風)
(1).诗风,作诗的风气。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国初,上好文章,雅风特盛。”
(2).指诗经。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漢語大詞典》:草赋(草賦)
创作诗赋。 宋 陆游 《晚秋野兴》诗:“一生眼境常如此,草赋凭谁问大钧。” 宋 陆凝之 《念奴娇》词:“长记草赋 梁园 ,凌云笔势,倒三江秋色。”
《漢語大詞典》:诗界(詩界)
写作诗歌的人的总体。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漢語大詞典》:诗敌(詩敵)
作诗的对手。 唐 白居易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酒军诗敌如相遇,临老犹能一据鞍。” 明 胡震亨 《唐诗谈丛》卷二:“昔人以得文友诗敌,其适遗形,其乐忘老,非虚也。”
分類:作诗对手
《國語辭典》:韵书(韻書)  拼音:yùn shū
将同韵的文字分类编辑的字书。目的在检查字的音韵。如古代的《广韵》、现代的《中华新韵》等。
《漢語大詞典》:杂咏(雜詠)
亦作“ 杂咏 ”。 谓随事吟咏。常用作诗题。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洲公诗:“古体如《杂咏》云:‘日出羣动作,日入羣动息。’”《诗刊》1977年第9期:“冬夜杂咏赞品德,要学红叶透底红。”
《國語辭典》:拙笔(拙筆)  拼音:zhuó bǐ
1.品质低劣的笔。宋。陆游 省事诗:「兴发旧醅何害醉,诗成拙笔亦堪书。」
2.谦称自己的书画作品或文章。唐。尹程〈观秋水赋〉:「遂有感于庄篇,托微言于拙笔。」也称为「拙稿」。
《漢語大詞典》:诗功(詩功)
作诗的功力。 陈衍 《〈沈乙盦诗〉序》:“吾诗学深,诗功浅。夙喜 张文昌 、 玉谿生 、《山谷内外集》,而不轻詆七子。诗学深者,谓閲诗多;诗功浅者,作诗少也。”
分類:作诗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