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鼠舞
指群鼠衔尾舞动。古人视为逆臣叛君作乱的征兆。语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昭帝 元凤 元年九月, 燕 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时 燕剌王 旦 谋反将死之象也。其月,发觉伏辜。” 汉 焦赣 《易林·咸之节》:“豕生鱼魴,鼠舞庭堂,雄佞施毒,上下昬荒,君失其邦。”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闻彼虹饮鼠舞之异,早见物徵。”
《漢語大詞典》:作戾
制造暴乱,作乱。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是以 荆蛮 作戾, 周 称克捷之谋; 越貊 稽诛, 汉 用治平之策。”
《国语辞典》:圆经(圆经)  拼音:yuán jīng
旧时请出家人念经以消除鬼神作乱,诵完后便结束仪式,称为「圆经」。《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晁书又袖出二百三十两银子,走到你二人的卧室,交付明白,约定七月初一日圆经。」
《漢語大詞典》:遘迕
亦作“ 遘忤 ”。 谓作乱。遘,通“ 构 ”。艺文类聚卷七二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谢安成王赉祭孤石庙胙肉启》:“神居鷁首,独汎安流。民幸同附,得徵遘忤。” 唐 柳宗元 《张公墓志铭》:“海无遘迕,寇罔踰越。”
分類:作乱
《漢語大詞典》:混澒
水流漫涌回旋貌。常以形容作乱的形势。新唐书·杜牧传:“ 齐 、 鲁 、 梁 、 蔡 被其风,因亦为寇。以里拓表,以表撑里,混澒回转,颠倒横邪,未常五年间不战。”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是以 赵 、 魏 、 燕 、 齐 卓起大唱, 梁 、 蔡 、 吴 、 蜀 躡而和之;其餘混澒轩嚣;欲相效者,往往而是。”
《漢語大詞典》:内宄
部内部作乱。书·舜典“蛮夷猾夏,寇贼姦宄” 孔 传:“在外曰姦,在内曰宄。” 孔颖达 疏:“往者蛮夷戎狄猾乱华夏,又有强寇劫贼外姦内宄者为害甚大。”
分類:内部作乱
《漢語大詞典》:选蠕(選蠕)
(1).谓图谋作乱。史记·律书:“ 南越 、 朝鲜 自全 秦 时内属为臣子,后且拥兵阻阸,选蠕观望。” 司马贞 索隐:“蠕音软。选蠕谓动身欲有进取之状也。”
(2).蠕动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及食罢就视,则已蜿蜒舒展,选蠕摇动。”
《漢語大詞典》:噬逆
谓反叛作乱。《陈书·高祖纪下》:“ 曇朗 噬逆,罪不容诛,分命众军,仍事掩讨,方加梟磔,以明刑宪。”
分類:反叛作乱
《漢語大詞典》:专乱(專亂)
专权作乱。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是时, 李傕 等专乱。”
分類:专权作乱
《国语辞典》:猖乱(猖乱)  拼音:chāng luàn
猖獗作乱。如:「那一带山贼猖乱横行,来往行人须多加留神。」
分类:猖獗作乱
《漢語大詞典》:邦贼(邦賊)
国贼,叛逆作乱者。周礼·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二曰邦贼。” 郑玄 注:“为逆乱者。” 贾公彦 疏:“既云邦贼,罪无过此,故知为逆乱。”
分類:叛逆作乱
《漢語大詞典》:哗乱(嘩亂)
谓群起作乱。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三:“他认为这种人物是天神人鬼所保佑,人民所爱戴的,选择这样的人来当政,便可以使百姓安心,不至于哗乱。”
分類:群起作乱
《漢語大詞典》:僚志
僚 ,指 春秋 楚国 勇士 熊宜僚 。 白公胜 作乱,胁迫 熊宜僚 随从。 僚 不肯,“承之以剑,不动”。事见左传·哀公十六年。后以“僚志”称坚贞之志。 南朝 宋 谢灵运 《陇西行》:“耿耿 僚 志,慊慊丘园,善謌以咏,言理成篇。”
分類:勇士作乱
《漢語大詞典》:乱徒(亂徒)
作乱的人。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四回:“倘各该地方,遇有乱徒借故暴动,以及散布传单煽惑生事,立即严拏惩办。”
分類:作乱东藩
《漢語大詞典》:御轨(御軌)
谓对付宫闱内部作乱者。御,通“ 御 ”。国语·晋语六:“臣闻之,乱在内为轨,在外为姦,御轨以德,御姦以刑。” 韦昭 注:“御,止也。”轨,一本作“ 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