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47,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
佛髻佛门万佛佛偈佛影佛境佛人佛衣佛种佛头青佛牙金佛报佛佛天佛佛
《漢語大詞典》:佛髻
呈盘曲状发髻的美称。相传佛发旋曲为螺形,故称。 唐
李商隐 《镜槛》诗:“仙眉琼作叶,佛髻鈿为螺。”
《國語辭典》:佛门(佛門) 拼音:fó mén
佛家。《西游记》第八回:「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
《骈字类编》:万佛(万佛)
王光蕴江心塔灯赋见一佛下
《漢語大詞典》:佛偈
佛经中的颂词。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为句,四句合为一偈。
《红楼梦》第七一回:“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
《漢語大詞典》:佛影
佛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具説佛影,偏为灵奇,幽巖嵌壁,若有存形,容仪端庄,相好具足。” 唐
王勃 :“半汉香浮,中天梵警。 鹤林 圣迹, 龙泉 佛影。” 唐
裴说 《兜率寺》诗:“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
《漢語大詞典》:佛境
佛的境界。
《魏书·释老志》:“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
《法苑珠林》卷八四:“若有菩萨能与禪相应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三、无诸悔热……九、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
《漢語大詞典》:佛人
佛教徒。 唐
司空图 :“自 汉江 北渡以至 魏 晋 之郊,其俗坚悍难诱,今则悉为佛人矣。”
《漢語大詞典》:佛衣
即袈裟。佛教禅宗六祖以前皆用为传法的信物之一。 唐
刘禹锡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初 达摩 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 唐
刘禹锡 :“佛言不行,佛衣乃争。”参见“ 传衣鉢 ”。
《國語辭典》:传衣钵(傳衣缽) 拼音:chuán yī bō
佛教中的禅宗以袈裟及钵代代相传,作为佛法传承的信證。后泛称学术技能的授受为「传衣钵」。《宋史。卷二四九。范质传》:「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览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
《漢語大詞典》:佛种(佛種)
佛教谓成佛之因。
《华严经·明法品》:“復次於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故能令佛种不断。” 南朝 梁
沈约 :“此法既冥,则僧非佛种,佛种既离,则三宝坠于地矣。” 唐
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菩萨所行名为佛种。”
《漢語大詞典》:佛头青(佛頭青)
(1).相传佛发为青色,故以“佛头青”比喻青黛色的山峦。 宋
林逋 《西湖》诗:“春水浄於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
《西游记》第四一回:“好雨!真个是:瀟瀟洒洒,密密沉沉……满地浇流鸭顶緑,高山洗出佛头青。”
(2).石青的一种。可用为染料和绘画颜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扁青》:“今之石青是矣,绘画家用之。其色青翠不渝,俗呼为大青, 楚 蜀 诸处亦有之。而今货石青者,有天青、大青、西夷回回青、佛头青种种不同。”
《國語辭典》:佛牙 拼音:fó yá
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未销毁的牙齿。《梁书。卷五四。诸夷列传。西北诸戎》:「中大通二年,遣使献佛牙。」《水浒传》第四五回:「和尚道:『请娘子去小僧房里看佛牙。』」
《骈字类编》:金佛
明一统志金佛峡在平凉府城西六十里上有金妆佛三
又金佛寺在凤翔府治东
《漢語大詞典》:报身(報身)
佛教语。三身之一。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 唐
白居易 《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偈铭》:“师既疾亟,四大将坏,无恋著念,无厌离想。郡太守、门弟子进医馈药者数四,师頷之云:‘报身非病,焉用是为?’言讫,趺坐,恬然就化。” 宋
苏轼 :“试以喻眼: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何谓见是法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眼之人,不免见黑,眼枯睛亡,见性不灭。”
《漢語大詞典》:佛天
(1).对佛的敬称。佛教徒认为佛的法力广大,能普济众生,故以天为喻。
《水浒传》第五回:“老汉从来敬信佛天三寳,虽是我庄上今夜有事,权且留师父歇一宵了去。”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我昨日与伙计算账,多出三十两一项银子来。我就捨在此处修好了阁,一来也是佛天面上,二来也在此间留个名。”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这都是佛天菩萨的保祐啊!”
(2).犹西天,即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亦喻指景物极美之地。
《花月痕》第十一回:“只见白鷺横飞,垂杨倒挂,香风习习,花气濛濛,真是香国楼臺,佛天世界。”
《漢語大詞典》:佛佛
南北朝 时, 夏 主 赫连勃勃 , 南朝 称其为 佛佛 。见
《宋书·索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