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43,分12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佛仪
玉佛
佛驮
灌佛
髴髣
佛青
佛曲
佛手柑
佛妆
佛扃
孔佛
千佛塔
佛珠
佛气
佛郎机
《漢語大詞典》:佛仪(佛儀)
佛像。 唐 白居易 《如信大师功德幢记》:“幢高若干尺,圜若干尺,六隅七层,上覆下承。佛仪在上,经呪在中,记讚在下。皆师所嘱果,门人奉遗志也。”
分類:佛像
《漢語大詞典》:玉佛
玉制的佛像。南史·夷貊传下·于阗:“ 于闐 者,西域之旧国也…… 大同 七年,又献外国刻玉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此刻放着那玉佛、花瓶那些东西,还值得三千两。”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分類:玉制佛像
《国语辞典》:佛驮(佛驮)  拼音:fó tuó
佛教用语。基本上仅用于人名等音译词句。梵语buddha的音译。如:「佛驮跋陀罗」、「南无佛驮耶」。
《漢語大詞典》:灌佛
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 释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这种仪式。宋书·刘敬宣传:“四月八日, 敬 宣见众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不自胜。”南史·张融传:“王母 殷淑仪 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灌佛。”
《漢語大詞典》:髴髣
犹髣髴。仿佛。约略的形迹。 宋 叶适 《祭王木叔秘监文》:“舟藏人往,徒载遗像;后生观之,犹得髴髣。”
《國語辭典》:佛青  拼音:fó qīng
一种鲜丽的蓝色颜料。参见「群青」条。
《國語辭典》:佛曲  拼音:fó qǔ
用以宣扬佛法的音乐。如唐乐府中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现在〈敦煌杂曲〉中尚保留一部分佛曲作品。
《國語辭典》:佛手柑  拼音:fó shǒu gān
植物名。芸香科柑桔属,为「香橼」之变种。常绿乔木,刺短小而硬。叶互生,长椭圆形,长十至十六公分。花有芳香,白色而厚。柑果前端作手指状分裂,为食品原料,并常供药用,果皮与花均可提取香油,以充香料。也称为「佛手」。
《國語辭典》:佛妆(佛妝)  拼音:fó zhuāng
辽俗妇女的化妆。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先公言使北时,见北使耶律家车马来迓,毡车中有妇人,面涂深黄,红眉黑吻,谓之佛妆。」宋。彭汝砺 妇人面涂黄而吏告以为瘴疾问云谓佛妆也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华人怪见疑为瘴,墨吏矜誇是佛妆。」
《漢語大詞典》:佛扃
佛寺的门户。借指佛寺。 唐 李绅 《新楼诗·龟山》:“旧深崖谷藏仙岛,新结楼臺起佛扃。”
分類:佛寺门户
《国语辞典》:孔佛  拼音:kǒng fó
孔子与释迦。如:「孔佛学说影响东方社会很大。」
分类:孔子释迦
《国语辞典》:千佛塔  拼音:qiān fó tǎ
位于印尼爪哇岛的佛教遗迹。塔共九层,建于西元八世纪,是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
《國語辭典》:佛珠  拼音:fó zhū
一种佛教法器。参见「念珠」条。
《漢語大詞典》:佛气(佛氣)
佛家的气息。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此公’稿二篇呈上,颇有佛气。”
分類:佛家气息
《國語辭典》:佛郎机(佛郎機)  拼音:fó láng jī
1.明代对葡萄牙及西班牙人的称呼。为英语Franks的译音。
2.枪炮。明代枪炮多购自葡萄牙、西班牙,故称为「佛郎机」。《野叟曝言》第一○五回:「收拾丢弃军器,有四座佛郎机,六架冲木。」
《漢語大詞典》:佛郎机炮(佛郎機礮)
明 代泛称 葡萄牙 、 西班牙 人为 佛郎机 人,故称其所制火炮为“佛郎机礮”。明史·兵志四:“至 嘉靖 八年,始从右都御史 汪鋐 言,造佛郎机礮,谓之大将军,发诸边镇。 佛郎机 者,国名也。”亦省称为“佛郎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炮:“凡铸砲,西羊(洋)、红夷、佛郎机等,用熟铜造。” 钟广言 注:“ 明 代指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为 佛郎机 。这里指 葡萄牙 人制造的炮。”明史·外国传六·佛郎机:“官军得其礮,即名为佛郎机。”参阅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杂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