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现疾说法(現疾説法)
指 维摩诘 显病身说佛法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伽蓝东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 毗摩罗詰 故宅基址,多有灵异。去此不远有一神舍,其状叠甎,传云积石,即 无垢称长者 现疾説法之处。”参阅《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國語辭典》:现身说法(現身說法)  拼音:xiàn shēn shuō fǎ
原指观世音菩萨来教导众生,因众生的不同因缘,而化现适当的各种身分。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比喻以亲身经历为例證,来劝导别人。如:「他以自己苦读多年的经验,现身说法,更是可贵。」
《国语辞典》:破邪显正(破邪显正)  拼音:pò xié xiǎn zhèng
中国佛教三论宗的思想。三论宗阐说佛法时,因否定实有,所以对一切承认实有的学说都采取批判的立场。认为批判指摘异说的荒谬,即是显示真理。
《国语辞典》:密迹金刚(密迹金刚)  拼音:mì jī jīn gāng
保护佛法的天人。根据佛教的传说,密迹金刚原为法意太子,后来发愿要经常亲近佛,随侍佛的左右,普闻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后来真的成为五百名随从的首领。密迹金刚原只有一个,但在寺院三门殿内的两侧,各塑一尊,头戴宝冠,袒露上半身,手持金刚杵,作忿怒相。在中国古小说中则说金刚力士是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也称为「金刚力士」。
《国语辞典》:舍身求法(舍身求法)  拼音:shě shēn qiú fǎ
本指佛教徒牺牲己身求取佛法。后泛指为追求真理,不惜付出性命。
《国语辞典》:谈经说法(谈经说法)  拼音:tán jīng shuō fǎ
讲说佛经佛法。《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禅师赶五戒》:「任凭佛印谈经说法,只得悉心听受;若不听受时,佛印就发恼起来。」
《国语辞典》:一苇渡江(一苇渡江)  拼音:yī wěi dù jiāng
南北朝时达摩至中国传扬佛法。梁武帝闻其名,迎入金陵,但观念不相契合,达摩悄然北上。途经北江,没有渡江的工具,遂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踏蹑而渡,至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酒灭火。」
《国语辞典》:三法印  拼音:sān fǎ yìn
佛教用语。佛教用以辨别是否符合佛法的三种准则。即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谓一切条件所构成的现象是刹那生灭;诸法无我,谓所有存在都没有实体;涅槃寂静,谓息灭烦恼就不会轮回。《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若一切教为此三种理印所印等,名为了义,违三法印等,非了义经。」
《漢語大詞典》:护法金刚(護法金剛)
执金刚杵(杵为古 印度 武器)守护佛法的天神。即今佛寺山门前所塑的守护神。见大宝积经卷八。后亦用以比喻卫护某种事物的人。 瞿秋白 《文艺论辑·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他们两方面都是文艺的护法金刚,他们都在替文艺争取自由。”
《國語辭典》:辩才无碍(辯才無礙)  拼音:biàn cái wú ài
1.能言善道。《三国演义》第六○回:「且无论其口似悬河,辩才无碍。」《孽海花》第一三回:「这可见韵高的辩才无碍,说得顽石点头了。」
2.析辨深奥的佛法,毫无障碍不解之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二:「辩才无碍,智慧明达。」
《漢語大詞典》:出家修道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 晋 慧远 《论沙门不应敬王者书》:“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安世高:“﹝ 安世高 ﹞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旧唐书·辛替否传:“臣闻出家修道者,不预人事,专清其身心,以虚泊为高,以无为为妙。”
《漢語大詞典》:出家修行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西游记》第二回:“我常闻得那些猴精説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谈谈爱情》:“这个问题人人有,闹革命可不是出家修行。”
《漢語大詞典》:狮子身中虫(獅子身中蟲)
佛教语。比喻从内部破坏佛法的僧团中的败类。语出莲华面经卷上:“ 阿难 ,譬如师子命絶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噉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噉食师子之肉。 阿难 ,我之佛法非餘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积佛法。”后亦指混入革命阵营的投机分子。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十二)》:“﹝ 高尔基 ﹞早年所作的《鹰之歌》有 韦素园 先生的翻译……这里的信(指 高尔基 一九二八年十月七日发表于 苏联 《真理报》《给苏联的“机械的市民们”》)却是近作,可以看见他的坦白和天真,也还很盛气。‘机械的市民’其实也是坦白的人们,会照他心里所想的说出,并不涂改招牌,来做‘狮子身中虫’。”亦省作“ 狮虫 ”。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四:“靠人民打碎旧河山,狮虫灭。”
《國語辭典》:如饮醍醐(如飲醍醐)  拼音:rú yǐn tí hú
醍醐,一种精炼的乳酪,气味清凉。如饮醍醐指听了别人的见解而有所启发,彷佛饮了醍醐一般,让人心里感到舒畅愉快。《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迟衡山道:『少卿妙论,令我闻之如饮醍醐。』」
一代五时佛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宗区别释迦一代之教法,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之五时。四教仪曰:「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参见:五时)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智者大师把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佛法分为五个时期,叫做五时佛法,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