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66分类词汇 66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66,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三自性
三时教
爱别离苦
全跏趺坐
如饮醍醐
伽持
《国语辞典》:三自性  拼音:sān zì xìng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所认为的一切存在的三种状态:因执著而产生的幻相,即遍计所执自性;由条件构成的现象,即依他起性;绝对的真实,即圆成实性。《成唯识论》卷八:「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
《国语辞典》:三时教(三时教)  拼音:sān shí jiào
佛教用语。佛教中观和瑜伽行派依自宗的见解,判释佛陀教法分为三阶段。中观派的三时教是:初说小乘教,第二时说大乘唯识道理,第三时说心境俱空。瑜伽行派的三时教是:初时教说四阿含,第二时教说诸法皆空,第三时说唯识教。《原人论》:「故天竺戒贤、智光二论师,各立三时教。」
《國語辭典》:爱别离苦(愛別離苦)  拼音:ài bié lí kǔ
佛教用语。八苦之一。指与心爱者分别的痛苦。
《漢語大詞典》:全跏趺坐
佛教用语。佛徒跏趺坐法中,交叉两足并分置两膝上称全跏趺坐。参见“ 跏趺 ”。
《國語辭典》:跏趺  拼音:jiā fū
盘足而坐,脚背放在股上。即打坐的坐姿。唐。白居易 在家出家诗:「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國語辭典》:如饮醍醐(如飲醍醐)  拼音:rú yǐn tí hú
醍醐,一种精炼的乳酪,气味清凉。如饮醍醐指听了别人的见解而有所启发,彷佛饮了醍醐一般,让人心里感到舒畅愉快。《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迟衡山道:『少卿妙论,令我闻之如饮醍醐。』」
《漢語大詞典》:伽持
佛教用语。一般写作“加持”。意谓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西游记》第九八回:“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