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楚剥
谓打击,伤害。晋书·刘乔传:“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而股肱之臣不惟国体,职竞寻常,自相楚剥,为害转深,积毁销骨。”
分類:打击伤害
《漢語大詞典》:辱残(辱殘)
谓受耻辱与伤害。《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不相率以礼,而竞奬以权。先笑后号,卒以辱残。”
分類:耻辱伤害
《漢語大詞典》:戕夷
伤害摧残。《胭脂血弹词》第八回:“他是把 阿连斯 困守经多日,迭受戕夷志不迁,奋臂一呼天地泣,率残兵昼夜守城垣。”
分類:伤害摧残
《漢語大詞典》:歼剥(殲剥)
杀死和伤害。 汉 刘桢《鲁都赋》:“毛羣陨殪,羽族歼剥,填崎塞畎,不可胜録。”
分類:杀死伤害
《國語辭典》:蛀蚀(蛀蝕)  拼音:zhù shí
啮蚀。如:「家具涂上漆的目的在于防止蛀虫蛀蚀。」
《漢語大詞典》:武伤(武傷)
以武力伤害。史记·夏本纪:“ 桀 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分類:武力伤害
《漢語大詞典》:速伤(速傷)
招致伤害。晏子春秋·问下三十:“直易无讳,则速伤也;新始好利,则无敝也。”
《漢語大詞典》:鶗鴂雕卉(鶗鴂彫卉)
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 李贤 注:“鶗鴂,鸟名,喻谗人也。”后遂以“鶗鴂彫卉”比喻谗言伤害正直的人。 唐 沈传师 《〈元和辨谤略〉序》:“盖谓似信而诈,似忠而非,便便可以动心,捷捷可以乱德,岂止鶗鴂彫卉,薏苡惑珠者哉!”
《国语辞典》:慢性自杀(慢性自杀)  拼音:màn xìng zì shā
指不会有立即生命危险的自我伤害行为。如服用低毒性药物、吸毒、吸烟、过度操劳、深度忧郁,或是其他过程较长,症状不明显的自我伤害行为。
《国语辞典》:泰阿倒持  拼音:tài ē dào chí
比喻授人以柄,自己反受伤害。也作「倒持泰阿」。
《国语辞典》:伤害保险(伤害保险)  拼音:shāng hài bǎo xiǎn
一种人身保险。以被保险人身体的伤害为标的而订定的保险契约。也称为「平安险」、「意外险」。
《国语辞典》:过失伤害(过失伤害)  拼音:guò shī shāng hài
因疏忽或非出于故意而致人身受伤害。根据刑法,因过失伤害人者,处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罚金,致重伤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罚金。
《国语辞典》:故自伤残(故自伤残)  拼音:gù zì shāng cán
故意伤害自己,用以诬赖他人。如:「幸亏有你的帮忙,我们才能识破他故自伤残的苦肉计。」
《国语辞典》:妨功害能  拼音:fáng gōng hài néng
伤害有功劳者、妨害有能力的人。汉。李陵〈重报苏武书〉:「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
《国语辞典》:不忍人之政  拼音:bù rěn rén zhī zhèng
不忍心伤害人民的政策。《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