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罗宾汉(罗宾汉)  拼音:luó bīn hàn
Robin Hood
中世纪英国民间故事中的传奇英雄。罗宾汉原为贵族,后因犯法而逃亡到诺丁汉森林,转而啸聚其他绿林豪强,从事劫富济贫的侠盗活动。其替天行道,济弱锄奸的行谊,不仅为时人津津乐道,更成为后代口传文学中的典型。
《国语辞典》:金雀记(金雀记)  拼音:jīn què jì
传奇名。明人作。演潘岳与其妾巫彩凤离合故事。剧中以金雀钗为其遇合的关键,故称为「金雀记」。
《国语辞典》:金锁记(金锁记)  拼音:jīn suǒ jì
传奇名。明叶宪祖作,演窦娥蒙冤,六月降雪的故事。本关汉卿窦娥冤杂剧增饰而成。参见「六月雪」条。
《国语辞典》:李娃传(李娃传)  拼音:lǐ wá zhuàn
唐代传奇小说。唐白行简撰。叙述荥阳公子郑生与名妓李娃相恋,几为父鞭死,后流落街头,受李娃救治鼓励,终于功成名就,结为夫妇。为唐代传奇中的佳作。
《国语辞典》:离魂记(离魂记)  拼音:lí hún jì
传奇名。唐代陈玄祐撰,一卷。叙述唐人衡州张镒,有女倩娘,本许配王宙,但因故又另许他人,倩娘抑郁,王宙恨而乘舟离去。半夜时,倩娘魂离躯体,置身王宙舟中,乃相偕赴蜀地,五年间育有二子。后返回衡州,始知倩娘卧病在床多年,并未远游,两倩娘相遇,乃结合成为一体。故事离奇而充满浪漫色彩。
《国语辞典》:寻亲记(寻亲记)  拼音:xún qīn jì
传奇名。原为宋、元间人所撰的南戏剧本,然原本已不传,现存本为明王錂改编而成的传奇。写秀才周羽遭人陷害,流落异乡,后其子周瑞隆弃官寻亲,全家团圆的故事。
《国语辞典》:绣襦记(绣襦记)  拼音:xiù rú jì
传奇名。明薛近兖撰,一说徐霖撰。本元杂剧《曲江池》增饰而成,演郑元和、李亚仙故事,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因元和落魄时,亚仙以绣襦拥之而归,故称为《绣襦记》。
《国语辞典》:杀狗记(杀狗记)  拼音:shā gǒu jì
传奇名。明徐𤱻撰,为四大传奇之一。依据元杂剧杀狗劝夫所作,演杨氏杀狗而使孙华、孙荣兄弟和好的故事。
《国语辞典》:青衫记(青衫记)  拼音:qīng shān jì
传奇名。明顾大典作。依据白居易〈琵琶行〉敷演而成。与马致远的青衫泪杂剧故事相似。
《漢語大詞典》:芙奴传
川剧剧目。原名《苦节传》。取材于清初传奇《琥珀匙》。1955年改编并改现名。叙杭州知府苏冉欲霸占才女陶芙奴为妾,遭拒绝后竟诬陶父为盗入狱,又逼死陶母,罚芙奴为官妓。盲艺人贾连将陶家遭遇写成唱本出售,太湖英雄陈刚见唱本后杀死苏冉,救出芙奴。
《國語辭典》:滚调(滾調)  拼音:gǔn diào
一种弋阳腔及其他高腔的唱腔形式,简称为「滚」。滚调原是曲牌基本句法结构之外的附加部分,可以放在曲牌前面,也可以放在中间或后面。具有解释或贯串原有词意,加强感情气氛,增添曲调、节奏的对比变化等作用。是介乎唱、白之间的朗诵性唱腔。偏于唱曲的称为「滚唱」,偏于说白的称为「滚白」。
《漢語大詞典》:宝剑记
传奇剧本。明代李开先作。取材于《水浒传》而有所改动。林冲参奏高俅而被高陷害,刺配沧州,最后逼上梁山。高俅子谋占林妻张贞娘,贞娘出逃,在白云庵出家。梁山英雄攻打京城,朝廷将高俅父子送梁山军前处死,并招安梁山军。明代陈与郊有改编本,名《灵宝刀》
《漢語大詞典》:东城父老传
传奇小说。唐代陈鸿祖作。写贾昌幼年以斗鸡得宠,后遭安史之乱,身经沧桑,尽悟前非,遂出家为僧。小说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和对现实的批判。
《漢語大詞典》:冲场(沖場)
亦作“冲场”。
(1).戏曲名词。谓传奇剧本的第二折。冲场开头必有个长引子,引子唱完,继以诗词和骈体文的定场白,要以简单的语言,说明登场人物的身份、性格、坏境和当时的思想,并要酝酿全剧的精神,埋伏下全剧的重要节目。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开场第二折,谓之冲场。冲场者,人未上而我先上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格局序》:“开场数语,包括通篇,冲场一齣,藴酿全部,此一定不可移者。”
(2).方言。指人的外貌、仪表。《海上花列传》第四四回:“真真要运道末到哉,人末冲场也无倽,难末生意刚刚好点好来。”
《國語辭典》:崔莺莺(崔鶯鶯)  拼音:cuī yīng yīng
唐元稹《莺莺传》中的女子,字双文。有绝色,工文词。贞元年间,崔女从母郑氏过河中府之普救寺,巧遇张生,遂相慕恋。宋元以来所演《西厢记》故事皆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