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2,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附众
鼓众
物忌
瓦合
愚众
众誉
人范
犯众
众技
通鼓
众功
警众
公送
郡望
打散
《漢語大詞典》:附众(附衆)
使众人归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 虽 田 氏庶孼,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智以折敌,仁以附众。”
分類:众人归附
《漢語大詞典》:鼓众(鼓衆)
(1).击鼓聚集众人。《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救水以鼓众。” 杨士勋 疏:“鼓众者,谓击鼓聚众也。”
(2).激励众人。 汉 扬雄 《〈法言〉序》:“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尚於中和。” 宋 苏舜钦 《〈石曼卿诗集〉序》:“而 曼卿 之诗,又特振奇发秀。盖取古之所未至,託讽物象之表,警时鼓众,未尝徒役。”
《漢語大詞典》:物忌
众人忌惮或忌妒。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器恶含满欹,物忌厚生没。” 明 屠隆 《綵毫记·母子虑祸》:“汝父才名太盛,物忌所归,是吾忧也。”
分類:众人忌妒
《國語辭典》:瓦合  拼音:wǎ hé
破瓦相合,虽聚而不齐。比喻乌合之众。《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陈涉起匹夫,驱瓦合谪戍,旬月以王楚。」
《漢語大詞典》:愚众(愚衆)
愚昧的众人。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鲁迅 《花边文学·推己及人》:“忘了几年以前了,有一位诗人开导我,说是愚众的舆论,能将天才骂死,例如 英国 的 济慈 就是。”
分類:愚昧众人
《漢語大詞典》:众誉(衆譽)
众人的称赞。《后汉书·崔駰传》:“当 尧 舜 之盛世,处光华之显时,岂可不庶几夙夜,以永众誉,弘 申伯 之美,致 周 邵 之事乎?”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 尧 之闻 舜 也以众誉,及其任之者则以心之所自见;又有不因众誉而获大贤,其 文王 乎!”
分類:众人称赞
《漢語大詞典》:人范(人範)
(1).普通人言行的规范。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皇太子不矜天姿,俯同人范。师友之义,穆若金兰。”
(2).众人的楷模。 宋 王禹偁 《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至于业官之绩,可以为吏师;修身之道,可以为人范。”
《漢語大詞典》:犯众(犯衆)
(1).触犯众人。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专欲无成,犯众兴祸。”
(2).(人少的)侵犯人多的。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少以犯众,弱以侮强,忿怒不量力者。”
《漢語大詞典》:众技(衆技)
众人的技艺才能;各种技艺。庄子·在宥:“因众以寧所闻,不如众技众矣。”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説,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
《漢語大詞典》:通鼓
传令击鼓。周礼谓一人先击鼓,众人跟着击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贾公彦 疏:“通鼓者,两司马振鐸,军将已下即击鼓,故云通鼓也。” 孙诒让 正义:“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鐸,令其一人先鼓,众人徧应之。通者,传达周徧之谓。”
《漢語大詞典》:众功(衆功)
(1).各种功业、事业。汉书·律历志:“岁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百官,众功皆美。”
(2).众人之力。 唐 杜甫 《三韵三篇》之二:“起檣必椎牛,掛席集众功。”
《國語辭典》:警众(警眾)  拼音:jǐng zhòng
使众人警觉。《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
《国语辞典》:公送  拼音:gōng sòng
众人联合赠送或送别。如:「这是大夥公送的礼物,您就别客气了。」
《國語辭典》:郡望  拼音:jùn wàng
一郡之中贵显的氏族。如昌黎为韩愈的郡望,故韩愈撰文时,常自称为「昌黎韩愈」。
《國語辭典》:打散  拼音:dǎ sǎn
每场杂剧演完后,附加一段表演作为结束,称为「打散」。后泛指曲艺杂技。《水浒传》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戏舞,或有吹弹,或有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