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四辈(四輩)
(1).主持四时助祭的诸侯之长。《公羊传·桓公元年》“诸侯时朝乎天子” 汉 何休 注:“王者亦贵得天下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以述其职,故分四方诸侯为五部,部有四辈,辈主一时。”
(2).众人,四方之人。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僧竺昙盖》:“ 汉 沙门 竺曇盖 , 秦郡 人也。真确有苦行,持鉢振锡,取给四辈。”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十方四辈,瞻礼於斯。” 元 范梈 《奉寄翰林邓侍讲》诗:“闭门读书古都市,四辈冠盖方隆隆。”
(3).佛教语。指佛、菩萨、圆觉、声闻。《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夫佛以谦卑自牧,忠虔为道,寧有屈膝四辈而简礼二亲,稽顙耆腊而直体万乘者哉!” 胡三省 注:“释氏有所谓戒外四圣:佛,一也;菩萨,二也;圆觉,三也;声闻,四也。亦谓之四辈。”
(4).佛教语。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僧、尼及在家奉佛的男、女。《百喻经·三重楼喻》:“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
(2).众人,四方之人。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僧竺昙盖》:“ 汉 沙门 竺曇盖 , 秦郡 人也。真确有苦行,持鉢振锡,取给四辈。”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十方四辈,瞻礼於斯。” 元 范梈 《奉寄翰林邓侍讲》诗:“闭门读书古都市,四辈冠盖方隆隆。”
(3).佛教语。指佛、菩萨、圆觉、声闻。《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夫佛以谦卑自牧,忠虔为道,寧有屈膝四辈而简礼二亲,稽顙耆腊而直体万乘者哉!” 胡三省 注:“释氏有所谓戒外四圣:佛,一也;菩萨,二也;圆觉,三也;声闻,四也。亦谓之四辈。”
(4).佛教语。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僧、尼及在家奉佛的男、女。《百喻经·三重楼喻》:“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
《漢語大詞典》:师锡(師錫)
谓众人献言,同辞以对。《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鰥在下,曰 虞舜 。’” 孔 传:“师,众;锡,与也。”后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无知 叡敏,独昭奇跡,察侔 萧 相,貺同师锡。” 唐 陆贽 《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虽復例对使臣,别延宰辅,既师锡,且异公言。” 宋 王禹偁 《拟封淮海国王可汉南国王册文》:“考师锡以有谓,降徽章而弗私。”
《漢語大詞典》:众怨(衆怨)
众人怨恨;众人的怨恨。《战国策·齐策五》:“兵穷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 鲍彪 注:“乐与众为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白泉 以 王文成 自许,二人皆笑其妄,然不期其终以任事犯众怨,自攖其罪。”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无端而招众怨,举足而蹈危机。”
《漢語大詞典》:人誉(人譽)
(1).众人的赞誉。《后汉书·皇后纪·和熹邓皇后》:“及 元兴 、 延平 之际,国无储副,仰观乾象,参之人誉,援立陛下为天下主。”
(2).谓人人称赞。《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
(2).谓人人称赞。《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